在电影和电视剧《燕云台》中,小燕燕和韩德让他们年轻,耶律贤也让韩德有礼貌。但并不是所有的契丹人都礼貌地对待韩德,耶律虎古和耶律磨鲁古,一再羞辱他是一个奴隶。那么,历史上的韩德到底是什么呢?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的韩德让,确实出身卑微,但后来他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不仅封王拜相,还成了契丹贵族。
[img]147485[/img]
祖父被俘入辽,韩氏始成辽臣
在大辽,除了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第三显赫的是一个汉族,即玉田韩氏。在韩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是韩德让。
韩德是玉田韩氏入辽后的第三代。他的祖父韩知古六岁时被述律欲稳俘虏。当述律皇后嫁给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述律欲稳地把韩知古送给了妹妹作为嫁妆奴隶。
虽然他是奴隶,但韩知古很有才华。阿宝机成为皇帝后,他逐渐被重用。他曾担任汉儿司事、左仆射、中书令,被辽太祖视为佐命功臣之一。
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医术高超,述律皇后把他当亲生儿子。辽景宗耶律贤上任后,韩匡嗣首先被任命为上京留守(后来改为南京留守),不久后被任命为燕王(后来被宋军打败,降封秦王)。
虽然父子韩知古和韩匡嗣未能改变奴隶的身份,但他们在辽朝的地位很高。他们的势头也为韩德后来的财富奠定了基础。
[img]147486[/img]
景宗临终托孤日益上升的地位
韩德让是韩匡嗣的第四个儿子,他坚持诚实、勇敢、足智多谋,深知治国之道。
辽景宗时,以谨慎为名的韩德先后担任东头崇拜官、枢密院通事、上京皇城使。后来,他接替韩匡嗣成为上京和南京(今北京)的留守人。
在南京留守期间,韩德在高粱河之战中击败了宋军,并被授予辽兴军节度使。不久之后,他被提升为南方法院的枢密使,成为辽朝最强大的汉族。
但韩德让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并非辽景宗在位时,而是出现在萧燕燕(即民间所说的萧太后)临朝称制的27年里。
《辽史》:景宗疾大渐,与耶律斜云同甘共苦,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隆运总宿卫事,太后受宠。
辽景宗病逝时,继位的耶律隆绪只有12岁,根本无法控制大辽。@ 辽景宗还留下遗诏让萧燕燕临朝摄政,并任命韩德让和耶律斜珍为顾命大臣。
由此可见,辽景宗非常认可韩德让的能力。而韩德让也没有辜负辽景宗的信任,他一生对萧燕燕和大辽始终忠心耿耿。
生前封王拜相,陪葬皇陵
韩德让和萧燕燕可谓是相互成就,她依靠他把大辽推向强大,他的宠任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
耶律隆绪登基之初,韩德要求献计解决亲王夺位的隐患。之后,他帮助萧燕燕实行汉制,建立官员考核办法,开设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建议减税,参与制定“禅源联盟”。
[img]147487[/img]
《辽史》: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名耶律;二十八年,复名隆运。
而萧燕燕,则多次为韩德让加官进爵,从总宿卫事、开府仪同三司,到加守太保、拜大丞相、总二枢府事,再三次封他为王(第一次封楚王,后进齐王,再迁晋王)。
不仅如此,萧燕燕还特许韩德放弃宫籍,给德昌命名耶律,让他隶属于横帐季父房,地位在亲王之上。
萧燕燕去世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政,给韩德命名耶律隆运。韩德病重时,辽圣宗带着皇后去看医生。
韩德病逝后,辽圣宗追他为尚书令,死文忠,让他陪葬乾陵(辽景宗耶律贤与皇后萧燕燕的合葬墓)。
由于韩德让没有孩子,自辽圣宗开始到天佐帝,先后有六位皇室成员进入韩德让一脉。
《辽史》:德让在统和间,位兼将相,其克敌制胜,进贤辅国,功业茂盛。
韩德让虽然是汉人,却出生在大辽,长在大辽,终于在大辽,为大辽走向强势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后人经常提到韩德让,却总是用有色的眼光看着他,因为他和萧燕燕之间有一段“莫须有”的感情。
韩德被俘后,为什么能反击成为辽朝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