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在《明史》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记载为王朝名将的女英雄。那么,她为什么能永远活下去呢?
“古今争传女头,谁说美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在九州出名。”这是女英雄秋瑾写的诗。诗中的“马家妇”指的是明末女将军秦良玉。其实不仅仅是秋瑾,还有崇祯皇帝、清代诗人袁枚、现代作家冰心、郭沫若等。
不爱红装爱武装,夫妻同心平叛
中国古代对女性极其苛刻。他们不仅要遵守“三从四德”的传统,还要坚持“相夫教子”的使命。然而,秦良玉就是其中之一,总有一些女性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在历史上留下丰富多彩的印记。
[img]147388[/img]
秦良玉出生于四川忠州的秦氏家族。他的父亲秦葵是明末的贡生。他膝下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即长子秦邦平、次子秦邦汉、幼子秦民平和独女秦良玉。
出生在乱世,喜欢谈兵法,经常警告儿子以后为国效力。秦良玉受到影响,骑射和兵法略高于他的兄弟。
万历二十年,18岁的秦良玉结婚了,丈夫是石柱宣抚使马千乘。
石柱马家是功勋家族,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是他们的祖先,他们从宋高宗赵构年间就开始驻扎石柱。
马千乘比秦良玉大四岁。结婚后,他没有把“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妻子关在深宅院子里,而是让她参加军营事务。在平息杨应龙叛乱的战斗中,他们俩都穿着盔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幸的是,马千乘在万历四十一年被诬陷死于监狱。今年,秦良玉39岁,她唯一的儿子马祥林只有17岁。
马千乘死时,马祥林还没到攻位年龄,秦良玉就暂时代理石柱宣抚使一职。从那以后,秦良玉一边训练军队,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边治理石柱。
[img]147389[/img]
明末战争从未休息,尽管妇女仍在出征
万历末年以来,明朝内忧外患不断,前后金侵扰,后农民起义。@ 晚年的秦良玉也没有闲情享受孙子,还为大明南征北战四处奔波。
泰昌元年,努尔哈赤入侵辽东,46岁的秦良玉出征。在第二年的浑河之战中,她的两个兄弟都死在了战场上。明朝的朱宗被授予秦良玉为皇帝的妻子,并增加了二级官员的服装。
崇祯三年,皇太极围攻北京,56岁的秦良玉和侄子秦一明(秦邦平之子)出兵勤王。事后,崇祯皇帝在平台上召见了秦良玉,并写了四首诗来奖励她的忠诚。
学习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拿着兵符。由来,女人愿意忍受。为什么将军是丈夫?自从蜀锦长袍建成以来,桃花立刻自告奋勇。世界上有多少奇怪的男人?谁愿意在战场上走数千英里!这是两首歌。
崇祯七年,张献忠率领农民军占领贵州,60岁的秦良玉率领军队进行救援。张献忠听说“白杆兵”勇敢善战,吓得弃城逃跑。出乎意料的是,他被秦良玉和马祥林袭击,最终战败并逃往湖广。
只要朝廷下令,秦良玉就会在南方和北方作战。即使三兄弟、儿子、儿媳、侄子秦拱明都死在战场上,秦良玉也毫不犹豫,在她心中,国家比一切都重要。
[img]147390[/img]
崇祯自杀灭亡,将军寿命留在青史上
崇祯十七年,大西王张献忠再次入侵贵州。此时,70岁的秦良玉不遗余力地带兵。然而,这一次,与十年前不同的是,秦良玉输给了公众。
不久之后,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明朝灭亡。重庆和成都被张献忠征服。秦良玉誓死守卫石柱,并严格命令下属“有贼,民族无赦!”以至于张献忠直到死都不敢迈出石柱的一步。
南明时期,龙武帝朱玉键怀念秦良玉的军事生活,加封她为太保,封忠侯,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因军功封侯的女将军。
清顺治五年后,秦良玉早逝,享年75岁。几年后,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和侄子秦翼明向清朝投降。
据说秦良玉死后有48座疑似墓葬,但现有的秦良玉墓只有三座。其中,石柱城外回龙山,不仅有秦良玉墓,还有儿子兄弟墓。
《明史》:丈夫摧锋陷敌,宿将依然艰难,而秦良玉是一位土舍妇女,提兵包粮,崎岖不平地转斗,她的急公赴义有足有多。对方战斧临军,收缩观望者,视此无愧!
秦良玉一生军马40多年,为大明江山献身而死。《明史》给了她最高的礼貌。现在,虽然她已经死了370多年,但人们总是记得这位女将军不让胡须。
为什么秦良玉能流芳百世?为什么《明史》和《明史》给她最高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