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690-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广泛认可的女皇帝。武周仍然袭击唐朝,并在死前恢复了唐朝。因此,历史将武周纳入唐朝皇帝系,武周时期纳入唐朝统治年。今天,让我们详细谈谈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
一、武周王朝历史
[img]147324[/img]
684年,武则天以理由废除了儿子李贤,也就是唐中宗,改为庐陵王,流放房州。第四个儿子李丹是皇帝,他是唐瑞宗。690年,武则天命僧人写了《大云真经》,说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应该是世界的主人。
然后废唐瑞宗称帝,改国为周,袭击周朝国号,改元天授,改东都(洛阳)称“神都”(但未宣布迁都,武周时期法定京师仍为长安),史称武周。
武周期间,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了酷臣周兴、来俊臣等。此外,朝臣鄙视她有男妃子(称为面子),破坏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一夫多妻制度,并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的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却阴险、残忍、淫荡、玩弄权力。
武则天善于治国。为了打击以关陇集团为主的公卿门阀,武则天在科举考试中率先建立了宫廷考试制度,以便选择贤士。他知道人是有责任心的,可以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在国家主政期间,政策稳定,兵略得体,文化复兴,人民衣食住行,为孙唐玄宗的开元治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它被称为武周治。
随着武则日益衰老,侄子武承思和武三思一直在寻求东宫的宝座。然而,大多数朝臣倾向于由庐陵王李显,也就是说,他们希望恢复李唐皇室。
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建议,“只听说儿子崇拜母亲,侄子为姑姑建寺庙”,并命令庐陵王回到朝鲜。晚年,武则天希望庐陵王李贤改变“武”姓,继承王位,延续武周的命脉,但李贤的弱点让她感到不安。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朝臣张柬之、敬晖、崔玄伟、袁恕己、桓彦凡等人起兵。他们杀死了天上第一个易之和张昌宗兄弟,迫使武则天冥想,李贤复辟,历史上被称为“神龙革命”。
随着唐中宗的复位,唐朝的国家名称得以恢复;武周结束。武则天退位后,唐朝尊称她为大圣皇帝,但她继承了皇帝的名字,改名为大圣皇后。同年11月,他死于上阳宫仙殿,享年82岁。
二、武周王朝的历史评价
这一时期的成就一直备受争议。否认武则天的人认为,在武则天当政期间,唐朝的政治已经全面倒退。如果不是唐朝中宗复位,武则天几乎篡夺了唐朝皇室。他们将唐朝早期历史的发展比作马蹄形,说武则天统治时期处于“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的低谷。
[img]147325[/img]
肯定武则天的人认为,武则天政治时期是唐朝发展的重要阶段,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王双怀。与原始历史资料相比,可以认为武则天政治时期的各种政治斗争并没有伤害到普通平民,而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从而保证了唐朝的生产和社会发展。
也有人认为,武周的发展可以承担贞观的繁荣,为开元后期的治理打下坚实稳定的基础。武周政权采用唐朝一贯的手法统治,本质上只是短暂的改名,而她死前唐朝国号的恢复,对唐朝及其后期的发展利大于弊。
如何评价武周王朝?武周王朝历史评价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