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鲁班,即全公主,三国时期的东吴公主,吴大帝孙权的长女,会稽王孙亮异的母亲,她是一位玩弄权力的大师。
在男权主义的古代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是男性的附属品,但总有一些女性会打破世俗的枷锁。
在遥远的三国时代,有这样一个女人,她是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她的出生和死亡时期无法被发现,但她擅权扰乱东吴的行为总是被记录在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中。
夫死再婚成全公主
孙权和周瑜不仅是君臣,也是孩子的亲家。孙权的长子孙登娶了周瑜唯一的女儿,而周瑜的长子周循则娶了孙权的女儿孙鲁班。
不幸的是,周循英年早逝,孙鲁班成了寡妇,于是孙权登基称帝后,将她许配给了全聪。
全聪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在孙权的指挥下工作了很长时间。孙权成为皇帝后,他不仅被提升为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还成为皇帝的乘龙快婿。
[img]146778[/img]
由于当时东吴的公主没有正式封邑,孙鲁班在历史书上以丈夫的姓代表,成为了整个公主。
全公主和全聪婚后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全义和全吴,孙权爱屋和乌对全家也很重视。
略施小计除去王夫人
公元241年,年仅33岁的孙登英早逝。后来,孙权立了第三个子孙和为太子,封了第四个子孙霸为鲁王。
儿子成了王子,琅琊王夫人自然母亲凭子贵,孙权也故意立她为皇后。
但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明天和事故。就像王太太一样,她的皇后梦想会被公主摧毁。
全公主反对王夫人当皇后,不是针对新太子孙和,而是针对母亲的步练师。
要知道步练师生前的恩宠比王夫人好,但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
现在王夫人想轻易登上皇后的位置,全公主绝对答应不了,她要为死去的母亲做点什么。
因此,当孙权生病卧床时,全公主采取了离间计。
全公主挑拨“孙和没有在寺庙里为父亲祈祷,而是去妃子叔叔家密谋”,说王夫人听说孙权病了不愁反喜。
孙权真的很生气,王夫人吓得死得太厉害了。虽然孙和保住了王子的位置,但他整天都很害怕。
[img]146779[/img]
二宫之争的最大赢家
对于整个公主来说,除掉王夫人只是一把小试牛刀,以后她甚至会把久经沙场的孙权玩在股掌上。
公元242年至250年期间,太子孙与鲁王孙霸储君之位明争暗斗,朝臣也纷纷站队。
全公主和全氏家族支持鲁王,而她的妹妹朱公主和她的丈夫朱据则站在王子一边。从那以后,一位母亲同胞的至亲姐妹党反目成仇。
二宫之争的结局是合理的,也是意料之外的。王子和鲁王都输了,一个被贬为普通人,一个被杀,双方的党羽都被清算了。
然而,在这场血雨腥风中,鲁王党羽的全氏家族只失去了一个全寄(全聪的次子),而全公主则安然无恙。
这就是全公主的聪明之处,她早就猜到了王子和鲁王的结局,早早在暗中找到了退路。
这一次,全公主把筹码压在孙亮身上,他是孙权最小的儿子,母亲是潘淑。
[img]146780[/img]
从日中日到日暮,穷途从日中日到日暮
公元250年,东吴储君再次换主,不到八岁的孙亮成了新王子,而整个公主的侄孙女则成了王妃。
两年后,孙权去世,孙亮即位,全妃被封为皇后,全家五人封侯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就一个人,毁灭一个人。全公主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
她似乎成了权力熏心的刽子手。她勾结权臣孙军杀死诸葛恪、孙和,甚至没有放过妹妹朱公主。
人不可能永远骄傲,孙俊死后,全公主的末日也来了。
孙俊死后,他的表弟孙晨开始控制政府,公主和孙亮等人秘密谋杀了他。不幸的是,他的计划被泄露和杀害。
孙将孙权第六子孙休扶上帝位,将孙亮贬为会稽王,将全公主赶到豫章郡。
从孙和被立为王子到吴少帝孙亮被废除,整个公主一直活跃在东吴的历史上,在吴国引起了17年的骚乱。
为了自身利益,她谋杀了储君、托孤大臣和亲妹妹,把人性的险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整个公主的结局,史书上没有记载,至今还是个谜。
孙鲁班在东吴闹了17年,她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