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即唐肃宗,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在位8年。
738年,李亨被任命为王子。756年7月12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郭子仪和李光璧被命令在德国二年(757年)6月和10月恢复长安和洛阳。762年去世,52岁,庙号苏宗,文明武德大圣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为政举措
政治
五都体制
苏宗曾多次调整“三京”体系,同时平息安史之乱。玄宗天宝第一年(742年),改京师为西京,东京为东京,北京为北京,即京兆、河南、太原为“三京”。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朝廷的广播导致了“三京”体系的显著变化。
江陵南都之置开始了“五京”系统的剧变。元年(760年)9月甲午,唐肃宗以荆州为南都,命名江陵府,官员建制如京兆。蜀郡原本是南京,后来又称蜀郡。苏宗此举直接将成都从“五京”之一降为一般州县,取而代之的是荆州江陵府。此时,“五京”系统由原中、东、西、北“四京”和“南都”组成。玄宗曾经驻扎在成都的同时,肃宗曾经驻扎在凤翔的地位并没有动摇,而江陵的“南都”却异军突起,直接取代了成都的“南京”。
上元二年(761年)九月仁寅下诏称皇帝为原尊;改元至德;以建子月为岁首;并大赦天下。还下达了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江陵南都的称号。当时天下战争,民生凋零,肃宗此举暗示着去除浮华、收复失地的野心。然而,停止“京”和“都”之号不到半年。宝应第一年(762年)建毛月(2月)辛亥,唐肃宗大赦世界;再一次,京兆是上都,河南是东都,凤翔是西都,江陵是南都,太原是北都。到目前为止,四京的名字都改为都,与江陵南都并称为“五都”。
[img]146580[/img]
限制玄宗
玄宗避地西蜀,肃宗即位灵武,形成皇帝与太上皇并存的特殊状态。玄宗通过颁布专利、任命宰相等方式渗透干预肃宗政治,而肃宗则试图减弱玄宗的影响。玄宗回京后,肃宗逐渐丧失政治权力,直到宝应元年(762年)4月父子相继死亡,代宗即位,“二元格局”方告解体。
军事
李亨在灵州登基后,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区),奉诏讨伐。第二年,郭子仪推荐李光碧担任河东节度使,与河东节度使分兵进入河北,与常山会师(河北正定),击败叛军首领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
乾元元年(758年),苏宗派朔方节使郭子仪等20多万统兵攻打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安庆绪进入叶城坚守。郭子仪等人包围了叶城。史思明派范阳兵13万救叶城。乾元二年(759年),唐肃宗没有任命元帅,导致唐军各部队没有统帅,军队进退缺乏指挥。这时,史思明带领军队到达城外,唐朝官军开始了战争。
[img]146581[/img]
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唐肃宗下诏亲征史思明,群臣上表劝诫阻止,唐肃宗停止了此计划。史思明率叛军进攻河阳,派骁将刘龙仙到城外挑战,李光璧派白孝德杀死刘龙仙,叛军大惊小怪。史思明列战舰数百艘,前面设火船烧浮桥。李光比先准备了几百根长竿,用巨木承担根部,用铁叉包裹头部,防止火船无法前进,最后自己燃烧。铁叉阻止了战舰。唐军在桥上发射炮石攻击叛军。被击中的叛军战舰被击沉,叛军没有获胜就离开了。
随后,史思明手下的将领李日越、高庭晖向李光璧投降。史思明再次进攻河阳,李光璧派凤翔节让李抱玉防守河阳。叛军攻城时,李抱玉出人意料地在表中夹击,杀死了许多叛军。徐黄玉、李秦授是唐军俘虏叛军的将军。史思明还不知道周挚的战败。李光璧把俘虏赶到河边给史思明看,史思明就撤退了。史思明派将军李归仁率领铁骑5000攻打陕州。
唐肃宗在位期间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和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