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常遇春要顶撞无遗策的术士?他有多勇敢?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做出贡献。

元末,朱元璋在夺取世界的过程中,为军队网罗了许多奇人异士,最著名的是刘伯温、铁冠道人、周颠三人。

在朱元璋攻灭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这些术士几乎是无遗策,因此在明军中达到了被尊为神的地步。

例如,在朱元璋出兵之前,铁冠道士曾经说过:“只需50天就能取得全胜”,历史完全朝着道士预言的方向发展。从朱元璋出兵当天到鄱阳湖决战,陈友谅被冷箭射死,才50天。

[img]145925[/img]

然而,在后来的战争中,这些无遗策的术士却被猛将常遇春顶撞并否定。

当常遇春在消灭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中立下第一功后,被朱元璋任命为副将军,协助将军徐达率领水陆大军20万人东进,准备彻底消灭另一支分裂势力张士诚。

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先后攻占庐州、台州等地,清除外围障碍后,开始向张士诚发起总攻,做好准备。

元至正26年(1366年)8月,又一场大决战的帷幕慢慢揭开。明军从龙江出发,在太湖、昆山击败张士诚前哨部队,杀向首当其冲的湖州,一路来到州北三里桥,开始了湖州之战。

[img]145926[/img]

当时,张世诚部将张天齐分为三条路。徐达平静地安排,计划在湖州三里桥与对手竞争。据《明实录》记载,随军术士占卜后突然惊讶地说:“今天不应该打架。” ,原因无非是日期不吉利,时间不利等等。

常遇春是个急性子。战前,他主张单刀直入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今江苏苏州),认为迂回攻打湖州是浪费时间。

常遇春现在又听到术士提出延期出战的建议,忍不住怒不可遏,忍不住发脾气,公开顶撞了被敬如神明的随军术士,他大喊: “两军对峙,迟迟不进攻,还要等什么? ”

无奈之下,主将徐达也不方便反对猛将常遇春提出的意见,只好顺水推舟让他打头阵,诸将紧随其后。

徐达的计划是,如果春季进攻经常失败,那就是逆天而行,自食苦果;如果有功,那就是化灾改运,死中求生。

而这位自称“只要十万人,就能横行天下”的常遇春一出手,就直接将敌人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

[img]145927[/img]

守军张天琦看到情况不好,带头跑回城里。由于守军组织撤退时惊慌失措,穿越护城河到城门的吊桥提前拉起。张天琦的将军黄宝、胡贵等200多人没有时间逃回城市,直接成为常春的俘虏。

常遇春在湖州三里桥首战胜利的经历表明,掌握兵权的将军在必要时可以完全忽视所谓术士的意见。同时,它也表明,战场上的主要角色总是将军。在大多数情况下,术士的角色只是提出建议,他们的建议可能不会被采纳。

随后,常遇春在湖州将张士诚将军吕珍和张士诚养子等绰号“五王子”的勇敢将军击败俘虏,攻占湖州。

今年年底,杭州守将谢武也被迫开城门投降。这样,张士诚的地盘就失去了,平江孤立无助,面临着南西北三面被包围的趋势。

经过十个月的围攻,徐达和常遇春所率领的军队在平江城破裂。张士诚被俘至应天府(今南京)后,仍拒绝向朱元璋投降。他上吊自杀,享年47岁。

战后,朱元璋将平江改为苏州府,再论功行赏,封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则封鄂国公。


为什么常遇春要顶撞无遗策的术士?他有多勇敢?为什么常遇春要顶撞无遗策的术士?他有多勇敢?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