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他的崇敬,后人逐渐神化了他,于是出现了托塔天王李靖在《西游记》中“穿盔甲,戴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戟”的形象。
[img]145108[/img]
原来,在李靖上任尚书右仆射之前,即贞观四年五月,李靖被参加了一本书。这时,李靖率军打败东突厥,凯旋回朝。满朝的文武都在向李靖道贺,李靖还被胜利的喜悦包围着。御史大夫萧宇的一本奏书向李靖泼了一盆冷水。萧宇在奏书中弹劾李靖,纵容下属掠夺金钱财宝,并要求依照军法处理李靖。
李靖的心情突然像冰火一样。事实上,战后士兵抢劫财产的现象一直存在于军队中,这也是激励士兵和激发战斗力的一种手段。幸运的是,李世民也是一名武将,带兵的人也知道潜规则。他没有治理李靖,但私下里还是和李靖谈过话。例如,李世民就是隋朝名将史万岁。史万岁时,大破东突厥也为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未经授权与太子杨勇交往,他被活活杖死在了法庭上。
李靖吓出了一身冷汗。以李靖的头脑,怎能听不到李世民的话!这显然是对李靖的打击。
事实上,李靖本身就很冷静,这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有两次他差点死于李渊之手。大难过后,有了顿悟,变得更加沉敛。
李靖,真正的药师。青少年以其出名、文学才华横溢、军法精湛、自尊心很高而闻名。他的叔叔隋朝著名将军韩擒虎,称赞他。就连当时的司空杨素也认为李靖将来会成为一件大事,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当李靖在马邑郡担任郡丞时,李渊时任太原留守。以抵抗突厥的名义,李渊招兵买马,起兵意义明显。李靖察觉后,想逃到江都报信。到长安后,兵荒马乱,道路不通,跑不出去。随后,李渊攻破长安,李靖被俘。在被斩杀的时候,李靖大声喊道:“唐公你起兵是义举,是除暴安良,难道你为了个人恩怨,要杀了我这个壮士吗?”。李世民求情,李靖幸免一死,然后忠心追随李世民。
李靖在平定萧铣时第二次被李渊控罪。当时李靖率部行军到峡州时,由于萧铣占据了有利地势,应守难攻,李靖部屡遭挫折,军队受阻,无法前进。但李渊认为是李靖故意耽误军机,秘密命令峡州刺史徐绍处死李靖。幸运的是,徐绍知道李靖的才华,并为他求情,李靖再次死亡。
[img]145109[/img]
在经历了两次生死灾难后,李静开始到处小心。出乎意料的是,李世民利用这次平静的东突厥之旅再次敲打了自己。李静明白,只有保持低调,才能保护自己。晋升为尚书右仆后,他尽量少说话,以保护自己。
贞观八年后,李靖急流勇退,干脆以病重为由辞去尚书右仆射一职,改为闲差。直到11月,吐谷浑战争即将到来,64岁的李靖再次上阵,与吐谷浑作战。平定吐谷浑后,李靖退休,闭门自守,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去世。
进退有据,适可而止,功成身退,李靖做了很好的诠释。
为什么李世民手下最大的将军李靖特别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