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堂,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六年,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石敬堂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欢读兵书。他曾参加过“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皇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但不信任他。936年,石敬堂起兵造反,被太原包围,于是向契丹求助,甘当“儿皇帝”。随后,在契丹的帮助下,唐朝灭亡后,建立了后晋。九四二年,病逝,时年五十一,庙号高祖,死后的圣文武明德孝皇帝,葬在显陵。
轶事典故
河东断案
在治理河东的时候,他要亲自处理很多事情,尤其是一些疑难案件。有一次,一家小店的妇女和士兵发生争执,告诉政府,妇女说:“我在门外晒谷子,被他的马吃了很多。请成年人明断。“士兵们说他们冤枉了,但他们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石敬堂对断案的官员说:“他们两个争执不下,那么用什么来判断是非呢?你杀了我马,看看肠子里有没有谷子。有就杀士兵,没有就杀妇人。于是马被杀了,马的肠子里没有谷子,证明女人在诬陷士兵,想勒索他的钱。石敬堂下令处死刁妇。
处决确实有点重,但五代法律就是这样一个特点:立法重,处罚残忍。残酷的惩罚,比如凌迟,民间说的千刀万割,也经常被使用。这次处死妇女后,中国很严肃,没有人敢耍刁欺负别人。
石敬堂断案有时也是合理处理的,这反而使一些棘手的事情迎刃而解,当事人也心服口服。
有人把土地卖给他分居的哥哥,价格不好,哥哥会卖给别人。为了防止以后哥哥找麻烦,买主让哥哥拿哥同意转售的书面文件。哥哥拒绝给,哥哥告诉了政府。县长认为兄弟俩都理屈,然后送到石敬堂请他处罚。石敬堂说:“人之所以做不公正,是因为我的父母是新来的,没有及时教育人民。我很惭愧。如果他们是对是错,哥哥得到了一个好地方,哥哥卖了一个好价钱,说合理是合理的,说不合理是不合理的,但哥哥作为一个哥哥有更多错误的地方,应该打他哥哥的董事会。至于土地,卖给高价的人。大家听了,都很佩服他把这个棘手的案子弄得这么清楚。
[img]144915[/img]
儿皇帝
至于这个儿皇帝,历史上还是有人认为他是天意使他登上了皇位。在这方面,用一些奇怪的谣言附会他是很常见的。石敬堂原本是后唐明宗的女婿。在宫中,人们称他为石郎。李从可进攻洛阳时,石敬堂也从太原带兵赶去。据说当时北京晚上有很多狼跑来跑去,很多都跑进了皇宫。李从厚让人射狼。“射”与“石”音相似,“狼”与“郎”同音,所以用这件事影射石敬堂。
还有一件事说,后梁初年,泸州(今山西长治)有人砍树,树倒后自己分成两半。里面有六个字:天十四载石进。朱温把树藏在库里,没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当石敬堂成为皇帝时,有人出来说,从唐李成立到石敬堂成为皇帝才十四年。“天”是指李在天右继位20年。“石进”是指石敬堂建立后晋,“进”与“晋”同音。还有人说,唐末皇帝李从可老家镇州(今河北正定)祖居老房子旁边有一座寺庙,寺庙里的一尊石像无缘无故地摇晃着。为了影射石敬堂动摇后唐的江山社姬。在封建社会,神灵和迷信盛行,有的人用巧合附会,有的是当权人或皇帝本人故意编造的。无论如何,石敬堂的恶名在历史上都很难抹去。
在契丹的支持和武力的支持下,石敬堂获得了皇位。和他原来一样,来自世界各地的将军们也想成为皇帝的宝座,一个接一个地反叛。此外,石敬堂成为皇帝后,就业和行政措施不当,人民群众开始偏离,这为将军们的混乱提供了借口和有利时机。
守卫魏州的节奏让范延光觉得自己总是被石敬堂怀疑。为了防止未来的变化,他首先在魏州叛乱成为皇帝。石敬堂派来的杨光远没有攻击范延光,而是与他合伙反叛,石敬堂的两个儿子相继被杀。最后,虽然叛乱平息了,但两个儿子失去了,这给了石敬堂很大的打击。
后来,镇州的节度使安重荣也在北方叛乱,他对石敬堂卑事契丹非常不满,经常斥责路过的契丹使节。最后,安重荣因部将投降失败,被杜重威杀害。然而,这两次大的叛乱使石敬堂对仰契丹人的呼吸感到愤怒,无法信任其他将军,病情开始恶化。在安重荣叛乱的第二年,石敬堂去世了。给儿子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儿子石重贵继位后,晋朝仅四年就被叛降的将军和契丹摧毁。
[img]144916[/img]
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
纵观石敬堂的一生,他一开始以勇敢善战发财,后来因廉政而出名。在频繁的战争中,他借契丹人的帮助赢得了中原,建立了后晋王朝。由于甘当百顺的“儿皇帝”,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外国人,每年向契丹贡献30万布和丝绸,以换取契丹人对王位的支持,从而将北方人民送到契丹人残酷的铁蹄统治下。从此,中国被称为“儿皇帝”。
石敬堂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做法对后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导致黄河以北、以东北部土地几乎无险可守,暴露在外国人的威胁下,为契丹、女真、蒙古人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历代评价
李从可:石郎对我来说是至亲,无疑者;但是谣言不息,万一失意,怎么解决呢?
刘志远:称臣可以,以父事之过。厚以金丝贿之,自足致其兵,不必以土地,恐怕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耶律德光:我三千里赴难,一定会有成功。观汝气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是如此。我想立汝为天子。
薛居正:①决鲸海救焚,何逃不溺;喝毒浆解渴,最终死亡。[9]②礼贤从劝吃宵衣。③以衣为服,以麻为履。
[img]144917[/img]
司马光:推诚弃怨抚藩镇,卑辞厚礼奉契丹,训卒修兵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通商贾以丰货财。几年来,中国稍微安定下来了。
沙守荣:公明宗爱婿,财富共同,忧患也应相互同情。今日子播越,委计于公,冀图兴复,就是这四个字,是直欲附贼卖天子耳!
郝经:称臣父古无,石郎至今有遗臭。
蔡东藩:只有石敬堂乞求怜悯外人,不知羞耻。为什么不反对同一个大臣?他既是皇帝,又被封杀。虽然是唐廷逼的,但他还是忍不住逆行。然而,名节至关重要。
后人如何评价石敬堂?他有哪些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