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训,后周恭帝,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末皇帝,在位不到一年。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周世宗死后,正式到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幕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960年),经历了陈桥兵变,禅位于赵匡胤,宣告后周灭亡。北宋成立后,降封郑王,给予“丹书铁券”。开宝六年(973年)去世于房州,时年20岁,死后的头衔是“恭”,葬于顺陵。
人物生平
恭帝,名柴宗训(953~973年),周世宗柴荣第四个儿子。柴荣病逝后继位。在位半年后,赵匡胤死于废后病,20岁,葬于顺陵(今河南省新郑县北廓店)。
柴宗训,原名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逝,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柴宗训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后临朝听政,范素、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他在位时,以李重进为淮南(扬州)节度使,防备南唐;以韩通为天平军(运州)节度使,守卫开封东北;以赵匡胤为德军(宋州)节度使,守卫开封东部;以向训为西京(今洛阳)留守,守卫开封西部。
正月元旦,群臣正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县)、定(今河北省定县)有人报道说,大辽和北汉共兵南侵,赵匡胤带领禁军北上抵抗。禁军到达陈桥驿后,陈桥兵变,以赵匡胤为皇帝。赵匡胤杀回开封,建立宋朝,废除柴宗训,降封为郑王。后周灭亡。
不久,柴宗训被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安置,死亡,死后为恭。
[img]144769[/img]
飘摇帝位
广顺三年八月初四(953年9月14日)出生于禅州,是周世宗柴荣的第四个儿子。
周世宗柴荣故里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桂思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训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棺材前成为皇帝。由于年龄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治不稳定,人心浮动,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员立即意识到,十有八九动乱的根源来自赵匡胤,指出赵匡胤不应该再禁止军队,有些人甚至主张先发制人,尽快杀死赵匡胤。后周恭帝只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此时,赵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紧活动。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六个月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对赵匡胤绝对有利。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延钊是赵匡胤的少年朋友,关系非同寻常。原来空缺的殿前都是余侯的职位,由王审琦担任。这个人也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和当时已经担任殿前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他是赵匡胤势力圈的核心人物。这样,赵匡胤的人就担任了整个殿前司系统中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 在侍卫部系统的高级将领中,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友谊。当时,他正在淮南扬州领兵。事实上,首都只剩下副首都指挥官韩通了。虽然他不是赵匡胤的人,但他很孤独,无法与赵匡胤竞争。
[img]144770[/img]
陈桥兵变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收到辽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惊慌失措。小皇帝柴宗训获得宰相模范和王溥同意后,命令赵匡胤带领禁军迎敌。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即调兵遣将,正月初二率兵出城。他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也跟着他。当天下午,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到达。晚上,赵匡胤命令士兵们在当地扎营休息。士兵们转身睡觉,但一些将军聚集在一起,悄悄地讨论。有人说:“皇帝太年轻了,我们拼命打仗。谁知道我们将来的功劳?最好支持赵点检作皇帝!“大家听了都同意这个意见,就推了一个官员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这个意见。当官员来到赵匡义时,他还没说完。将军们已经闯了进来,露出一把明亮的刀,喊道:“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我们必须点击检查。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他们告诉大家要稳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同时,他们迅速派赵匡胤的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首都,并通知留在首都的将军石守信和王审琦管理首都内外的大门。不久,这个消息传遍了军营。士兵们都起来了,大家都吵闹地拥抱到赵匡胤住的驿站,直到天空变白。
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道。他喝醉了,睡着了。当他醒来时,他只听到外面的噪音。然后,有人打开门,大声喊道:“请检查皇帝!”赵匡胤迅速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准备好的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每个人都跪在地上,敲了敲头,喊着“万岁”。然后,他又推又拉,扶着赵匡胤上马,请他回首都。
[img]144771[/img]
周宋禅代
官修史书是尊者忌讳,赵匡胤写得非常被动。赵匡胤骑在马上说:“既然你们立我为天子,你们都能听从我的命令吗?士兵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的命令。于是赵匡胤下达命令:到达首都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得侵犯朝廷大臣,不得抢劫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未来将得到奖励,否则将严格执行。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京城。唯一的失败是王彦生杀死了试图组织抵抗的韩通和他的家人,为赵匡胤的和平演变涂上了周忠臣的鲜血。赵匡胤恨上了王彦升,一辈子都没有当上节度使。百科x混知:图解陈桥兵变
与范质、王溥的会面更具戏剧性。首先派潘美去告诉范质等人,当时早朝还没有结束,宰相范质抓住王溥的手说:“仓促谴责将军,我们这一代人的罪也是如此。手指捏进王溥的手里,几乎出血了。王溥一句话也不敢说。当赵匡胤看到他们时,他假装尴尬地说:“世宗对我很好。现在我被士兵逼成这样了。你怎么说?不知道如何回答范质。一位将领声色俱锐地喊道:“我们没有主人,现在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紧下拜。
然后举行了禅宗让步仪式,但当人们到达时,他们没有禅宗让步法令。翰林承诺陶谷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所以他使用了这个法令。赵匡胤成为皇帝。由于赵匡胤被任命为德国节日使者的宋州,他以“宋”为国家名称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它在历史上被称为北宋。赵匡胤是宋太祖。
外地生活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了三项遗训。其中一个是柴的后代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反,停在狱中,不得杀害市曹,甚至不得坐在支部。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遵守了誓言遗训。这两点可以证明,柴的后代和宋朝共存,新旧党争中失去权力的官员没有被杀。随着政治的演变,他们可能会从废墟中回到中央。
受禅后,赵匡胤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柴宗训的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6年(973年)去世,享年20岁,被誉为恭皇帝。
后周恭帝柴宗训:后周末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