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赵敦继位之初,确实有革故鼎新的意义,能听从臣下的劝告,也裁掉了一些不肖者。然而,他“嫉妒宫廷”,害怕严重的内在心理,导致后期政治被遗弃;听诽谤疏远太上皇帝赵敏,导致南宋政治危机,使“干春治理”的成果逐渐消失,南宋开始从繁荣转向衰落。庆元六年八月辛毛日(1200年9月17日),在寿康宫死亡,享年五十四岁。他的头衔是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葬于永崇陵。嘉泰三年(1203年),加冕为遵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人物评价
总评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平庸的一位。他42岁,父亲宋孝宗禅宗登基。他不老,但体弱多病。从心理上讲,他没有安邦治国的天赋。他听了奸臣的诽谤,解除了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他还让当时著名的嫉妒妇女和残忍的女王李凤娘执政,她对政府的掌握力不断下降。
历代评价
脱离等等:“光宗少有令闻,向用优雅。抓住它就位,总权纲,屏幕幸运,薄赋缓刑,在绍熙初政中看到,应该是可取的。而且夫宫嫉妒,内不能制,惊心动魄。自然政治昏昏欲睡,孝养日怠,乾春之业衰落。”
王夫之:“丈夫宗之视晋惠,差别辨别蜀麦耳。他在唐高,还在层层疲惫之下。”“光宗虽然阴暗,但为什么要灭绝天一呢?彝族社会没有危险?教之无方,辅之亦然。当他们不等待的时候,他们的懦弱习惯被忽视了,他们的凶猛妻子也不为人所知。”
[img]143234[/img]
轶事典故
通杀爱妃
光宗即位,李氏成为皇后,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面对坚强的妻子,懦弱的光宗既害怕又无助。有一次,光宗洗手时,看到宫女双手细白,不禁喜形成色,却被皇后看在眼里。几天后,李后派人送了一个食盒,光宗打开一看,里面其实是上次端盆宫女的手。一个宫女白白得到了光宗的好感,李氏还是不能容忍,对于光宗宠爱的妃嫔,她更是必欲除后快。
光宗还在东宫的时候,高宗曾经给过他一个侍姬黄氏。光宗即位后晋为贵妃,深受光宗青睐。李后自然嫉妒。她趁光宗出宫祭祀的机会杀了黄贵妃,然后派人告诉光宗黄贵妃“暴死”。光宗知道自己是皇后下的毒手,但除了哭泣,他甚至没有勇气质问皇后。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和第二天祭祀时发生的一系列怪事,直接导致光宗精神彻底崩溃。
捉鸡不着
绍熙初,光宗独自带领宫中嫔妃参观聚景园。大臣们纷纷议论这件事,认为高宗在世时,孝宗凡出游时,必恭请高宗同行,而光宗只关心自己的游玩。看到这样的奏章,光宗非常恼火,恰逢此时孝宗送宦官给光宗玉杯,光宗余怒未息,手握不稳,不小心打碎了玉杯。宦官回到重华宫,掐头去尾,只报道:“皇帝看到皇帝的奖励,非常生气,连玉杯都碎了。孝宗心中自然不快。又一次,孝宗游东园,按例光宗应该去侍奉,可到家宴时,却依然没有他的踪迹。一向搬弄是非的重华宫宦官故意在花园里放出一群鸡,命人捉不到,便相呼:“现在捉不到鸡了!当时临安人称乞酒食人为“捉鸡”,宦官们显然语带讽刺,暗示孝宗寄人篱下的处境。孝宗虽然假装置之不理,但内心的愤怒和痛苦可想而知。毕竟光宗是自己的儿子,至少没有礼仪。作为父亲,他怎么能放手呢?
[img]143235[/img]
冰糖葫芦
绍熙年间,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想吃东西。皇家医生使用了许多贵重药物,但都没有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天愁眉不展。最后,我别无选择,只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入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和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到十片,不出半个月病准见好。“一开始大家都很怀疑。幸运的是,这种吃法符合贵妃的口味。贵妃服用这种方法后,如期康复。皇帝自然喜出望外。后来这种做法传到了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了,变成了冰糖葫芦。
双重喜庆
光宗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封恭州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被孝宗禅授予即位皇帝。同年8月,他命令晋升恭州为重庆府。这就是光宗在这里先封王后皇位,自称“双重喜庆”的由来,重庆因此得名。
[img]143236[/img]
乌髭药
光宗在东宫小心翼翼地做了十多年的孝子,但他仍然没有看到孝宗有把王位传给他的意图。最后,他受不了了。一天,光宗试探孝宗:“我的胡子已经开始变白了。有人送来了染胡子的药,但我不敢用。”孝宗听到儿子弦外之音,回答说:“有白胡子很好。这只是向世界展示你的成熟。染胡子药有什么用!”
宋光宗后世如何评价?他有什么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