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魏明帝曹睿是什么样的君主?司马懿篡权和他有什么关系?

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魏明帝曹睿。以上问题将在下面逐一公布。

汉末三国时期,两位皇帝的庙号是“烈祖”,一个是汉昭烈帝刘备,另一个是魏明帝曹睿。其中,就曹睿而言,他不是开国皇帝,但他决定在生前用祖先作为自己的庙号,这显示了曹睿的自信甚至自负。当然,纵观魏明帝曹睿的一生,他确实是一位有成就的君主。

曹睿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吴、蜀的多次攻击,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18篇。@ 曹睿能写诗,继承了曹操和曹丕在才华上的基因。然而,魏明帝曹睿在统治后期繁荣土木工程,沉迷于声色犬马。更重要的是,曹睿死前犯了致命错误,为司马懿篡权奠定了基础!

@ 魏明帝曹睿的错误是选择曹爽和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值得注意的是,曹睿临终前选择的辅政大臣是别人。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以武帝子燕王宇为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贤、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抗辅政。”
曹睿在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病情严重。

在此背景下,曹睿选择了将军曹宇、将军夏侯贤、武卫将军曹爽、屯骑将军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五位托孤大臣。其中,骁骑将军秦朗是曹操的养子。因此,曹睿一开始选择的所有托孤候选人都是曹魏家族。至于司马懿,曹睿一开始不再是托孤候选人。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刘芳和孙资在影响历史方向方面发挥了作用。

[img]142813[/img]

在曹魏,刘芳和孙资担任中书令,给予中等官职。虽然听起来不如丞相、将军等官职,但刘芳和孙资在掌管中心时对皇帝的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明帝曹睿初步确定孤儿候选人后,刘芳和孙资建议曹睿选择司马懿和曹爽作为孤儿大臣。

原因是刘放、孙资、夏侯献、曹肇等曹魏宗室关系不好。当夏侯献、曹肇等人成为托孤大臣后,他们不会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司马懿成为托孤大臣,避免了曹魏宗室在托孤大臣中的主导地位,这无疑对刘放和孙资有利。在刘芳和孙资的劝说下,魏明帝曹睿终于放弃了以将军曹宇、将军夏侯贤、武卫将军曹爽、屯骑将军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为托孤大臣的计划。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帝从放,资言,欲用爽,易,既中变,又停前命;放,资复入见说帝,帝再从之。说:“宜为手诏。“我困推荐,不能。最后,魏明帝曹睿选择司马懿和曹爽作为托孤大臣。这无疑为曹魏的灭亡奠定了基础。在成为托孤大臣之前,魏明帝曹懿实际上是对司马懿的重用和防御,也就是说,魏明帝需要司马懿来防御蜀汉和东吴的攻击,并平息辽东公孙氏等势力。

然而,在魏明帝曹睿期间,司马懿几乎一直在领导士兵。直到曹睿去世,司马懿仍然没有掌权中心。这显然是为了限制司马懿的权力,也就是说,司马懿可以在外面领导士兵,但不能参与朝廷的决定。基于此,曹睿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

[img]142814[/img]

@ 然而,在刘芳、孙资等近臣的影响下,魏明帝曹睿病重,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曹爽和司马懿被选为孤儿大臣。曹爽虽然是曹魏的宗室,但缺乏斗争经验,司马懿老谋深算,显然是曹爽无法比拟的。@ 对这两位托孤大臣来说,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

相应地,曹丕以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为托孤大臣。其中,陈群可以在朝廷与司马懿竞争,曹真和曹休在战斗中不亚于司马懿。@ 司马懿很难一家独大。然而,曹爽和司马懿的结合无疑是一对不平衡的托孤大臣,这也为司马懿篡权奠定了基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从此篡夺了曹魏的大权,晋武帝司马炎消灭了曹魏。


魏明帝曹睿是什么样的君主?司马懿篡权和他有什么关系?魏明帝曹睿是什么样的君主?司马懿篡权和他有什么关系?

,,,,,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