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大臣,曾任楚相。不知道没关系,告诉你。
西汉文学家贾谊曾说:“此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这四位君主,都是明智而忠诚的,慷慨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也就是说,战国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也被称为“战国四君子”。和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坚、李牧)一样,战国四君子也对战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就楚国春申君而言,他曾带领楚国军队摧毁鲁国,参加邯郸之战,以拯救赵国,推迟秦国统治世界。因此,楚国在战国末期再次崛起,春申君黄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春申君黄歇却没有得到好的结局。
一
@ 黄歇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受楚顷襄王的赏识。楚顷襄王在位时,楚国的整体实力已经处于下降阶段。例如,在36-37年(前279-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都炎(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营(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炎营之战后,楚顷襄王被迫将都城向东迁至陈县(今河南淮阳)。
在此基础上,楚顷襄王渴望与秦国和平,于是在公元前272年派遣了黄歇出使秦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黄歇成功说服了秦昭襄王,于是秦国暂时停止了对楚国的进攻,给了虚弱的楚国喘息的机会。然而,作为条件,楚顷襄王派黄歇和王子熊作为人质前往秦国。
二
[img]142574[/img]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但秦国不同意熊完回到楚国。在此背景下,黄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游说秦总理范菊等人,黄歇和王子熊成功回到楚国。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被称为楚考烈王。就楚考烈王而言,黄歇自然为成功回国继承王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并被授予淮河以北十二县封地。在楚国的官职中,令尹相当于丞相,这意味着春申君黄歇已经是一个人以下,一万人以上。春申君黄歇成为楚国令尹后,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长平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秦国著名将军白起击败了赵括,杀死了40多万赵国士卒,重创了赵国。
三
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长平之战损失惨重,@ 在邯郸之战中,虚弱的赵国陷入了亡国的边缘。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在难以抗拒秦国锋芒的背景下,前往楚国求救。楚考烈王同意支援楚国,让春申君黄歇率领大军支援赵国。除春申君黄歇外,魏国信陵君还派出大军支援赵国。
在魏、赵、楚的共同努力下,秦国终于撤退,解决了赵邯郸的围攻。邯郸战争结束后,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黄歇向北征服鲁国,第二年黄歇成功摧毁鲁国。因此,通过对赵国的救援和对鲁国的消灭,楚国可以在战国末期再次崛起。楚国可以成为ZTE,春申君黄歇显然发挥了关键作用。
[img]142575[/img]
四
@ 然而,在人生达到巅峰后,春申君黄歇确实有些飘飘然不知其然。例如,春申君招募了3000名门客,这些门客更勇敢、更好斗、更奢华。这无疑引起了楚国的猜疑和嫉妒。公元前242年,春申君率领山东六国大军攻打秦国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遭遇败仗。因此,楚考烈王将作战失败归咎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黄歇。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黄歇前去丧葬。李园埋伏在棘门之中,杀死了春申君及其家人。之后,李园取代了黄歇,成为了楚国的权臣。据《越绝书》等史料记载,春申君黄歇在楚幽王的时候被楚幽王杀死。然而,不管怎样,春申君黄歇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欢迎留下您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春申君黄歇是如何让楚国再次崛起的?他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