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代朱允炆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出家当僧还是流亡海外?
建文帝在“靖难之战”后立即失踪,他的下落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史料对建文帝的结局也有不同的记载。
据《明史·恭闵帝本纪》记载,京都失陷后,建文帝不得不下令焚宫,建文帝和皇后马跳入火中自焚。这也是建文帝结局的官方说明。
[img]141956[/img]
但《明史纪事本末》· 建文逊国载,在 朱迪军队攻破皇城后, 情况极其紧急,当时少监王斧拿出朱元璋为建文帝留下的一个箱子, 打开后,有三个最后通牒,即和尚的身份证,上面写着建文帝和其他三个人的名字。还有三件僧衣,一把剃刀,十锭白金,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建文帝从鬼门出来, 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 晚上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僧衣,只带了九个人到鬼门,逃出了城外。朱迪一直怀疑建文帝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断派人到处寻找建文帝,但各种努力都失败了。
[img]141957[/img]
由于上述文献的记载,学术界对建文帝逃离南京后的下落, 众说纷纭,集中有两种猜测:一是朱棣靖难兵入城焚宫自亡;一是出家为僧, 四海为家。至于逃亡地点,史有三说:下西洋,隐云南,去绝域。
据统计,明清以来,建文帝出亡地点分为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东、湖广、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江苏、陕西、青海、甘肃等14个。 说和海外说,共15 种说法。
2010年7月, 青海地方史学家魏明章在清康熙32年修编的《渭源县志》中发现了西北著名文史专家慕寿祺先生的手写一页。他的粗心是,建文帝逃离南京后, 历荆楚、滇南、巴蜀, 进入甘肃, 最后来到青海乐都曲昙寺,然后隐居在这里。
靖难之战后,建文帝失踪了 到底是哪里去了朱允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