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始皇焚书坑儒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秦始皇真的那么残忍吗?
秦始皇之所以焚书坑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维护国家统治。
[img]141720[/img]
所谓焚书坑儒,其实是指两件事。焚书是一件事,坑儒是一件事。然而,这两件事都是秦始皇为维护秦朝统治而采取的激进文化措施,后人常称之为这两件事。
为了说明焚书坑儒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换句话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作战,相互独立。这种特殊情况导致各种思想文化井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img]141721[/img]
对后人来说,百家争鸣显然更有好处。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导致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诸多思想开始出现。这些思想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文明的根源之一。
但与此同时,不同的想法可能会有很大的争议,甚至敌对。这样,各国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独立性也越来越强。
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便,各地的语言也不尽相同。战国时期,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几乎都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之间的关系有点像今天的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它们都是一个语言系统,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开始崛起,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秦始皇统一世界后,自然意识到文化差异对国家统一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一时间开始统一文字、衡量和货币,希望能逐步消除这种差异。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秦始皇很快发现他仍然把问题想得很简单。
归根结底,所有的文字、衡量和货币差异实际上都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思想差异。不同的思想不能通过简单的暴力来解决。
秦始皇可以指挥秦军,打败各国军队,征服更多领土。但他不能通过暴力迅速改变每个人的思想。秦始皇很清楚这个道理,但他找不到一个有实体的敌人,这样他就可以挥舞自己的铁拳。
然而,到了公元前213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八年之后。秦始皇在一场特别的宴会上找到了敌人。
今年,秦始皇在咸阳举行了一场宴会。在这次宴会上,秦朝仆人射杀了周青臣,吹捧了秦始皇的伟大成就。事实上,这也很正常。毕竟,领导开幕式宴会并不罕见,因为下属站出来奉承。
[img]141722[/img]
然而,就在周青臣吹捧的同时,医生淳于越站了起来,批评周青臣太奉承了。而通过周青臣的话,他开始借题发挥,批评秦始皇实行的县制。淳于越提出,秦朝应在夏、商、周三代之前效仿,继续实行分封制。
顺便说一句,淳于越的博士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博士学位,而是一个古老的官方职位。在秦朝,负责经典和历史的官员被称为医生。
淳于越的反对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围绕分封制和县制的争论,开始迅速发酵。秦朝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参与其中。秦始皇作为最高统治者,自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img]141723[/img]
秦始皇很清楚,县制是秦朝维护统一国家的基石。秦朝一旦重新实行分封制,肯定会重蹈周朝的覆辙。@ 在秦始皇看来,这场争论毫无意义,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实行县制。
然而,这场争论的出现让秦始皇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像淳于越这样的饱读者不理解他的想法?或者,为什么这些人知道县制的好处,但仍然坚决反对?
很快,秦始皇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答案是这些人读的书有问题。这些饱学之士和他们学到的许多书籍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经典。这些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籍自然提倡分封制。读过这些书的人自然会坚信分封制是真理。你读的书越多,你的思想就越坚定!
@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利益纠纷,而是一场意识形态战争。
找到这个答案后,秦始皇自然知道他真正的敌人是谁!在秦始皇看来,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辩论或其他方式来改变这些学者的信仰。即使你能做到,成本也太高了,连秦始皇都负担不起。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烧毁那些提倡分封制的书,让它们失去种子。然后,禁止讨论这些想法,使它们失去存在的土壤。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法自然不会成为问题。
因此,秦始皇首先下令开始焚烧书籍。然而,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秦始皇焚烧的书籍都是提倡分封制的书籍。例如,秦始皇基本上烧毁了各国记载的历史,只留下了秦国记载的历史。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的诗歌、在《书》等典籍中,也有大量鼓吹分封制的内容,也是秦始皇选择焚烧的。
[img]141724[/img]
至于那些医学、占卜、农学等经典,以及百大家庭中无关的思想内容,其实都是留下来的。此外,秦始皇并没有做出绝对的事情。就连他烧的书,大部分都在咸阳皇家图书馆留下了副本,留给后人参考,但不允许民间传播。
不幸的是,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十多年后,当项羽进入咸阳时,一场大火烧毁了大量的经典书籍,导致许多古籍丢失。秦始皇可能没有想到这个锅。
此外,秦始皇在法律方面也做得很简单。过去,各国的法律基本上都被烧毁了。将来,如果你想学习法律,你会去秦朝的官员那里学习。这样,我们学习和实施的自然是秦朝的法律。
[img]141725[/img]
这就是秦始皇在历史上焚书的真相。
至于坑儒,其实更像是无奈的误会。就在焚书事件结束的第二年,秦始皇在焚书行动中过于激进,导致许多学者对秦始皇非常不满。当时秦始皇正在炼长生不老药,而那些负责炼丹的方士,知道自己根本炼不出长生不老药,提前逃跑了。在逃跑之前,这些人还诽谤秦始皇,说秦始皇太专横了。而那些所谓饱学之士,也借此机会攻击秦始皇。
愤怒的秦始皇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彻查。@ 秦始皇发现涉案460多人,直接下令处死所有这些人。
这就是历史上的真相。但所谓的坑儒并不意味着秦始皇切断了儒家传承,杀死了所有的儒生。秦始皇杀死的只是那些欺骗和反对他的人。
历史上真正的焚书坑儒就是这样。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焚书坑儒自然是一场灾难,直接导致先秦时期的许多经典,从而切断了传承。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img]141726[/img]
几千年来,关于焚书坑儒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恐怕这场争论将来不会停止,更不用说结果了。
秦始皇真的这么残忍吗? 秦始皇为什么要烧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