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出生在漠北调难河上游,被命名为铁木真。自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以来,蒙古各部门一步步统一。1206年,大蒙古成立,荣获“成吉思汗”称号,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和东欧的黑海滨地区。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死亡,秘密埋葬。元世祖时,他追求太祖和圣武皇帝。
主要成就-政治
设置断事官
铁木真建国前,曾命异母弟别里古台担任断事官(札鲁花赤,jarquci,“整顿外部事务”),审理斗殴、盗窃、欺诈等事件。建立大蒙古国时,任命养弟失吉、秃顶为最高断事官(即大断事官),主持分封民户、处罚盗贼、诈骗等。,并将分配给宗王、分配给千户的案件记录在青册中。(koko debter)上,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大断事官是大蒙古中央的司法行政长官,被称为“国相”。后来汉人称失吉忽秃(翻译胡土虎)为胡丞相。大断事官一直保持着中央最高行政官(丞相)的地位,直到元世祖初年。他下面有许多僚属,组成了断事官机构。诸王也各置断了事官对总部人民的管理。
[img]140952[/img]
颁布文法
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之前,因为蒙古族没有文字,所以不可能有成文法。蒙古人中有许多古代的“约孙”(yosun,元代通常被翻译为“例子”,这意味着真理、规则和原因。它包含了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习惯和行为准则。鉴于贵族战争和合并造成的社会秩序崩溃,铁木真的认为,要想服从傲慢的人民,就必须“用极其严格的信件建立秩序,智者勇者使统将,捷者巧者使掌后营(奥鲁),愚者贱者也授以鞭子之战,送畜牧”,让人们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建国前后,他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训练(必里克,bilik)。在宋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西征花拉子模前举行的大聚会上,又“重新确定了训言、法令和古代制度”,下令全部写在纸卷上,编成《大扎撒》(《扎撒大典》,意思是“命令”和“法令”)。后来,每当新大汗即位,或者诸王朝会议共议国家大事时,都要先拿出《大札撤》,按照有关规定行事。元人说:“凡宴,世臣掌金匮之书,必陈祖宗《大札撒》以此为训。”
《大扎撒》是大蒙古的法典。虽然原著已经丢失,但中外历史书籍保留了许多条款。例如,除君主外,颜不得投靠他人,不得擅离职守,违者死亡;扰乱皇室,挑拨是非,帮助对方处死;收留逃奴,不归还其主人死亡;偷畜者偿还九倍,不能偿还的,由子女抵消。此外,还有许多规定来保护草杨、水源、马匹和屠宰牲畜的方法。
[img]140953[/img]
怯薛制
宋嘉泰四年(金泰四年,1204年)与乃蛮作战前,铁木真开始“整顿军马”,在原有怯薛组织的基础上,包括80名宿卫(客卜帖·唐唐,Kebte’ul),七十个散班(土儿合璧,翻译秃鲁花,Turqa’ut),四百名箭筒士(火儿赤,qorchi)。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将护卫军扩大到1万人,包括箭筒士1000人,宿卫1000人,散班800人,散班从1000人,10人,10名官员和白人(都鲁因古温,duri-yin gu’un)在儿子中,选择有技能、身体健康的人作为;千户之子可以陪伴十人(随从),百户之子可以陪伴五人,十户和白人之子可以陪伴三人。各级那颜必须遵守将儿子送到成吉思汗服役的规定,不得逃避或以他人为代充。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意义,元人还将秃鲁花翻译成“质子军”,这显然包含了征调掌管兵民的颜子弟的入质。
守卫军的职责是守卫汗金账,负责汗廷的各种事务。规定宿卫值夜班,箭筒士和散班值日班,分四队,轮流值班,每三昼夜,所以总称为“四怯薛”。护卫军仍然是大汗直接掌握的最精锐的部队,足以“制轻重之势” ,所以也叫大中军。铁木真任命最亲信的那可儿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家子弟世袭为四怯薛之长。怯薛职务的分工包括火儿赤(佩弓矢者)、云都赤(ulduchi,带刀者)、札里赤(jarliqchi,书写圣旨者)、必阁赤(bichig-chi,书记)、博尔赤(baurchi,厨子)、速古儿赤(sugurchi,提供服装的人)、昔宝赤(sibauchi,十几种类型的掌鹰者)。诸怯薛执事官作为汗流浃背的侍从近臣,在外任千户那颜之上。怯薛不仅是汗流浃背的亲卫军和宫廷(王室)事务机构,而且具有政府职能,在大蒙古的军政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铁木真建立了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在维护汗权、巩固新生活的统一国家、防止氏族贵族复活、重新内战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成为蒙古对外作战的有力工具。
[img]140954[/img]
分封子弟
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后,所有原本隶属于各部贵族的“有毡帐的人”,都成了他“黄金家族”的臣民和产业。编组成9500户后,他按照蒙古社会财产分配的风格,为诸子、诸子、母亲诃额仑分配了一个“分子”(忽必)。
铁木真为诸子和弟弟划定了封地范围。弟弟被封在蒙古东部,被称为“东道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个封地都位于阿勒台山西部,被称为“西道王”。拖雷“小儿子守灶”,继承了铁木真四大调鲁多和国家中心蒙古的土地。诸宗王封地为游牧区,征服的定居区作为黄金家族的共同财产,由大汗政府管辖。
子女分封不同于千户那颜的封授性质,后者只是国家地方军政长官,黄金家族才是真正的主人。各宗王所得的分民(忽必亦儿竖)是各自的财产,管领这些百姓的千户那颜也成了他们的家臣。各支宗王分民封地,即建立各自的“唐鲁思”,为大蒙古国内的“宗藩之国”。诸藩王(汗)以大汗为宗主,后来王继立需要得到大汗的认可。同时,他们也有权共同推荐大汗,参与大唐鲁思重大事务的议决,享有共同财产的一部分。
铁木真统一蒙古后,政治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