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蒙哥参加了拔都指挥官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攻打古罗斯等地。即位后,他主要致力于摧毁南宋、大理等国家,并派遣徐烈到西亚国家。1259年,他在攻打四川合川钓鱼山(今天的重庆合川钓鱼城)时去世。到元三年(1266年)10月,太庙建成,制作了死后的寺庙头衔。元世祖忽必烈追求蒙哥寺的头衔是宪宗,桓肃皇帝的头衔。
轶事典故
卢布鲁克东游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传教士卢布鲁克到东方与蒙古大汗讨论传教和联盟对抗阿拉伯人。卢布鲁克于1253年5月7日离开君士坦丁堡,从地中海东岸的阿克拉城(今以色列海法北)出发,一路东行,渡过黑海,秋天到达伏尔加河,汗流浃背。拔都认为自己无权允许他在蒙古人中传教,于是派他去东方见大汗蒙哥。卢布鲁克见到拔都后,留下了对拔都的生动描述:“拔都坐在金色的高椅上,或者像床一样坐在王位上,必须上三级才能登上宝座。他的一个妻子坐在他旁边。其他人坐在他的右边和妻子的左边。”
[img]140858[/img]
卢布鲁克于1253年12月抵达哈拉和林南蒙哥冬季营地。1254年1月4日,我们见到了蒙哥,并对蒙哥留下了生动的描述:“我们被带进了帐厅。当挂在门前的毛毡卷起时,我们走进去唱赞美诗。整个帐幕的内壁都覆盖着金布。帐幕中央有一个小炉子,用树枝、苦艾草根和牛粪着火。汗水坐在一张小床上,穿着皮袍,像海豹皮一样有光泽。他身材中等,大约45岁,鼻子扁平。汗水告诉我们一些米酒,像白葡萄酒一样清澈甜美。然后,他命令许多猎鹰把它们放在拳头上,观看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他告诉我们说话。他有一个聂思托里安教徒作为他的译员。”
1254年4月5日,蒙哥来到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8月18日,蒙哥向路易九世的国书西归,信中写道:“这是长生命的命令。天上只有一个上帝,地上只有一个君主,那就是天子成吉思汗。”蒙哥命令法国国王承认他是他的部长,以长生命和他在地上代表“汗”的名义。
他于1255年回到地中海东岸。一年后,他用拉丁语写的出使报告交给了路易九世,也就是《东方行记》,也叫《卢布鲁克游记》。
东游海屯一世
1244年,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归属蒙古帝国,成为属国。1254年春,海屯一世顺从拔都汗之命,亲自前往蒙古草原见大汗蒙哥。他和随臣一路东行,5月至拔都营账(伏尔加河下游),然后继续东行。9月13日,他到达蒙哥汗廷(哈拉和林)进行朝见和贡献,并获得蒙哥颁发的诏书;“诏书上盖着蒙哥的御玺,不允许有人欺负他和他的国家。还给了他一份允许当地教堂拥有自治权的法令。在哈拉和林呆了50天后,他离开了汗廷西。
在回国的路上,我在中亚河中地区遇到了蒙哥汗的弟弟徐烈唐。我旅行了8个月,1255年7月回到了小亚美尼亚。回国后,我写了《海屯行纪》。
[img]140859[/img]
人物评价
元朝重臣郝静在中统元年(1260年)农历八月给元世祖忽必烈的书《立政议》中对元宪宗蒙哥的评价:“先皇帝第一次践行宝位,都以为是致治之主,不是世出的。既然下令鸠括符玺,督察邮传,遣使四出,调查兵赋,以来人民,污吏滥官,废除全部责任,其愿治之心也被切断。遗憾的是,所有前天伤害人民的人,旧弊没有去,新弊复生,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部有益的戏剧,几次治疗都失去了。”
明朝官方修正史《元史》宋连等评论:“帝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不乐燕饮,不好奢靡,尽管后妃不允许过制。初,太宗朝,群臣擅权,政出多门。至此,凡有诏令,帝必亲起草,更容易数四,然后行之。御群臣非常严格,他们试着说:“如果二代得到我的奖项,那就是骄傲,骄傲,灾难不会随之而来。二代其戒之。性喜猎,自称遵祖宗之法,不蹈攻他国所为。然而,酷信巫师占卜之术,凡事必敲之,危无虚日,终不自厌。 ”
清朝历史学家邵远平对《元史类编》的评价是:“小册子说:天象知祥,众心戴主;遐辟西南,深入中土;没有研究,也振乃武;友弟因心,终昌时绪。”
清代史学家毕元对续资治通鉴的评价:“宪宗沉默寡言,不乐宴饮,不好奢靡,尽管后妃也不允许过制。初,定宗朝,群臣善权,政出多门,帝即位,凡有诏令,必亲起草,更容易数四,然后行之。御群臣非常严格,尝说:‘每一代人都得到我的奖诏之言,那就是野心骄傲。骄傲的野心和傲慢的灾难不会随之而来二代其戒!性喜猎,自称遵祖宗之法,不蹈攻他国所为。然而,酷信巫师、占卜之术,凡事必敲之,危无虚日。”
清朝历史学家魏源对《元史新编》的评价:“帝早亲军旅,刚明沉断,威望中外。即位后,不乐燕饮,不好奢靡,虽然后妃不允许过制。初,太宗崩塌后,旷纪无君,黄尚御统,政出多门,阿柄几乎旁落。至此,凡有诏令,帝必亲起草,更容易数四,然后行之。御臣下很严,尝谓:‘臣下奖诏太过,即志气傲溢,过罪随之而来,是害之也。继国师武臣力之后,西平印度,南并大理,东取巴蜀,所向无敌。只遵循它的国俗,喜田猎,信巫师占卜,是它的小封面。使太宗即世,早承大业,则伐宋之战,不到末年,南北混一。天未既宋,暑雨老师,景命不延,因此大勋重集于世祖皇帝。”
[img]140860[/img]
清代史学家曾廉对《元书》的评价:“论说:宪宗之立,有遗议焉。前史袭《元史》旧文,未为允也。又称宪宗能编士卒,皇子阿速歹猎骑伤稼,责之,复挞其近侍。卒拔民葱,即斩以徇私舞弊。可以说,在蒙古治军是肃了。夫古今称强汉弱宋,但王坚以孤城罢卒,抗烈族,卒乃师老解退。虽然宪宗不晏驾,但庸必克自平金以来,中汉人的习惯,锦衣玉食,肌骨疏松。故金以是死,而元人兵势也自然略有衰落。历史策略,屯欲谷之言,有以哉!”
民国史学家屠杀《蒙唐儿史记》的评论:“汗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不乐燕饮,不好奢靡,尽管后妃不允许逾制。品尝西域商胡献水晶盆、珍珠伞等物品,价值3万多银锭,汗流浃背地说:‘今天的人们疲惫不堪,所急的钱耳。什么是我独一无二的?’却之。赛典赤以为言,略值,禁后不献。起初,古余克汗朝群臣擅权,政出多门。至此,凡有诏令,汗必亲起草,更容易数四,然后行之。御群下非常严格,试着说:‘汝曹若得我奖,就是志气傲慢,志气傲慢,灾难不随之而来。汝曹戒之。性喜猎,自称遵祖宗之法,不蹈攻他国所为。然而,酷信巫师占卜之术,凡事必敲之,危无虚日,终不自厌。”
民国官方修正史《新元史》柯少敏评论道:“帝沈断寡言,不喜奢靡。太宗朝群臣擅权,政出多门。至此,所有的诏令都是皇帝手书,更容易数四,然后行之。御群臣非常严格,他们左右说:“汝辈得了我的奖,也就是说,他们的野心傲慢,灾难不立。汝辈其戒。然而,酷信巫师卜笨的艺术,凡事必敲之无虚日,终不自厌也。史臣说:“宪宗聪明果毅,内修政事,外辟土地,亲总六师,墙在坚城下,虽然天不厌宋,志而上,抑也不世之英。皇帝天资凉薄,猜疑骨肉,失烈门诸王既宥之而复之。拉施特有言:蒙古内乱,从此萌萌,成为吉思汗睦族田本的训练。呜呜,知言哉!”
蒙哥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