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将领李景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一起探索。
李文忠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将领,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公元1357年,李文忠带领朱元璋亲军支援池州,作战成功。接下来,他赢得了胜利,攻下了青阳、石岱、太平、景德四个县,这让朱元璋非常高兴。
在平定江南、征求北元的过程中,李文忠多次取得战功,最终因功获得曹国公爵位。病逝后,他被封为岐阳王,享受太庙。他的肖像放在功臣庙里,排名第三。
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虎将,却生下了李景隆这样一位赵括式的狗将,真的很尴尬啊!
[img]140412[/img]
相传李景隆身材很高,眉目疏秀,期待伟然。简而言之,他是一个优雅的公子。李文忠死后,他自然继承了曹国公的头衔。
李景龙从小就喜欢读军事书籍,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后来,他多次前往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习军事。此时,他就像一个年轻的军事天才。他只需要一个实际的战斗机会来向公众展示他高超的军事才能。
建文帝上台后,李景隆是他的心腹,也是值得信赖的,在周王朱耀谋反的案件中,李景隆负责查封。
后来,燕王朱迪公开造反,真正打败了长兴侯耿炳文。在黄子成的建议下,建文帝决定任命李景龙代替耿炳文。他是虎将还是狗将终于可以通过实战来测试了。
建文元年8月,李景隆带领数十万军队正式北伐,朱允炆亲自前往河边。一个月后,他来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德州。
朱迪非常鄙视李景龙。在他眼里,这完全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就连被他轻易打败的老将耿炳文也不如。在所有士兵面前,这是一种嘲笑:“李九江,一个花花公子,易和也。”
正是因为如此,朱棣才放心地亲自带兵去救永平、大宁等地,对于自己的老巢北平,只留下自己的世子朱高炽带兵留守。
这个消息被李景龙捕获后,他立即带兵围攻北平。朱高炽只是根据城市守卫,关闭了北平的九扇门。当时,都督曲能几乎要打破张掖门,但由于李景龙的怀疑,他被紧急撤回,以至于失败。
当朱迪带领军队回到北平时,他在郑村坝与李景隆部作战。北平守军也利用这一趋势走出城市进行决战。他突然打败了李景隆,连夜撤退,丢弃了大量物资。
然而,建文帝认为,李景隆作战的失败不是他无能,而是他的权力太轻,所以他被授予了“特征”的权力。
[img]140413[/img]
获得更多权力的李景龙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于真,在白沟河与燕军碰撞,再次大败而归。他先是撤退到德州,不久后又撤退到济南。
此时,建文帝认识到李景隆的真实军事水平,使朝廷军队损失了数十万军队,使整体形势极其被动,朝廷不能再举行大规模的军事讨论。
但即便如此,建文帝还是没有惩罚李景隆,只是把他召回了南京。不久,燕军突破南京城,宫中起火,建文帝消失了。
朱棣没有惩罚李景隆,而是把他当作宣传和奖励的第一英雄。这充满了嘲笑。
直到永乐两年,李景龙才被朱迪圈禁,直到永乐末年才去世。在此期间,他尝试绝食十天,但没有成功死亡。
在建文之前,李景隆的各种表现让人误以为他可能成为霍去病这样的少年军事天才,但最终,当他把它放在战场上时,他用自己的力量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赵括式的人物。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李文忠是一位如此勇敢的虎将,最终生下了李景隆这样一位屡战屡败的狗将,虎父也可以生一只狗!
明朝将军李景隆的形象如何?他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