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与后梁抗衡,打着“为唐复仇”的旗号,于是灭梁后拆毁朱氏宗庙,追贬后梁二帝朱文、朱友贞为妾。他还计划挖掘朱文的陵墓,劈棺杀尸,但由于张全义的劝说,他放弃了,最终只根除了墓地的阙室。@ 李以杀害叛臣的名义,家族灭亡后,梁宰相敬翔、李振、权贵赵岩、张希逸、张汉杰等人以“帮助梁篡夺唐朝”的罪名贬低了唐朝老臣郑珏、萧顷等11人。
[img]139798[/img]
但只要愿意归属后唐,李就会承认后梁部署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武臣。如宣武节使袁象先、镇国军留后霍彦威、宣义军留后段凝、耀州刺史王晏球、匡国军节使温韬,不仅赦罪留任,还被赋予国姓(李姓)。曾盗掘唐朝诸帝皇陵的温韬,被称为“罪与朱温相伦”,李存旭均未追究其罪责。李的这一举措使河南地区在后梁直接统治下,全部接受了后唐的统治。
后唐成立时,李实行三都制,以三镇治所为都城,因为他曾担任河东、魏博、成德三镇节度使。其中,太原号为西京;魏州升为兴唐府,东京;镇州升为真正的府,北都。
后梁灭亡后,李将后梁西都洛阳改为东都,定为后唐国都,雍州京兆府(长安)为西京。原西京太原改为北都,东京兴唐府改为叶都。北都真正的政府废除了首都,重新称为德军镇州。
岐国是李茂贞在唐末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据有关中凤翔地区称,强盛时期辖20多个州,但由于多次被后梁和前蜀打败,只剩下七个州。由于势力弱,李茂贞始终不敢称帝,而是用唐朝的年号与后梁作战。唐末灭梁时,李茂贞致书庆祝,以李的叔叔为己。
[img]139799[/img]
同光二年(924年),李茂贞听说唐定都洛阳后感到不安,于是上表称臣,命儿子李从入朝贡。唐从在洛阳亲眼看到了军容的繁荣。李茂贞更加害怕,于是上表朝廷,请“藩臣之礼”改名为秦王。独立的国家从此消失了。
建国后李存旭是如何处置梁君臣的?赦罪大多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