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成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诸侯军阀,统一了南方,然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间,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历史上被称为“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名太祖,后名“开天行道肇纪立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主要成就
政治
中央集权
明初,官僚机构沿袭自元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明初中书省负责世界政务。他的长官是左右丞相,权重很高。丞相很容易与皇帝发生冲突。明朝以胡为丞相是最重要的。胡卫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越来越傲慢,懈怠政事。于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的名义处决了胡和相关官员,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宰相。
在当地废除省级制度,设立宣布政府使命、指挥使命和刑事调查使命,分别承担省级责任,三者相互分离和约束,防止当地权力过度。在各政府和县的重要地方,朱元璋还设立了检查部门,负责检查、逮捕小偷和盘问欺诈行为。
[img]139491[/img]
制定律法
朱元璋高度肯定了法律的治国作用。他说:“夫法者,朝廷也治天下”。因此,朱元璋即吴王位时(1364年)提出“建国之初,先正纲纪”,命令左相国李善长等草创律令,编制285条,命令145条,到吴元年12月“甲寅,律令成,命令行之。这是最早起草颁布的《大明律》。吴元年(1364元)、洪武六年(1373元)、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三十年四次修订,最终完成了《大明律高》的发表,使世界知所守。”
在具体治国方面,朱元璋以元末“朝廷暗弱,威福下移”、纲纪败坏、官员傲慢为教训,导致元朝倾覆。顺帝北迁为教训,立国后采取了“治乱世重典”的原则。朱元璋一直认为“胡元以宽而失,我收中国,非猛不可”。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如明朝对“仪式和习俗教育”等非直接侵犯君主政权的犯罪量刑轻于唐律,但直接危及专制统治的重大犯罪量刑,如“盗贼”、“钱粮”等,加重了重罪、法外用刑、疯狂惩罚,制定了一系列法外刑罚,如民族惩罚、断手、割脚、阉割奴隶、挑筋到膝盖等。
特务统治
洪武15年(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皇帝禁卫军的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予侦察、逮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正式军事特务机构。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通常被称为“诏狱”。诏狱采用剥皮、抽肠、刺心等酷刑。
朱元璋还要求锦衣卫在朝廷执行廷杖,许多大臣被杀。朱元璋派出大量名为“检察院”的特务人员秘密监视。然而,到了晚年,朱元璋逐渐废除了锦衣卫及其特权以及一些残酷的刑法。
[img]139492[/img]
整顿贪腐
朱元璋出身贫寒,被腐败官员勒索。鉴于元朝的政治混乱,他以猛治国。即位后,全国掀起了“反腐败官员”运动,指向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腐败官员。
@ 对贪污六十二银以上的官员格杀不论。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谁,都永远不会心软,一查到底。@ 在明初中书省下属的六部官员、户、礼、兵、刑、工六部中,由于元朝留下了大量的老官员,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们无所畏惧,贪赃枉法。朱元璋惩罚这些官员。@ 朱元璋利用残酷刑法处置贪官,采取“剥皮草”、挑筋、断指、断手、割膝等酷刑。这一举措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的行为大大收敛。第四,朱元璋从不姑息迁就自己培养的官员。为了培养和提升新力量,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国子监督管理局,为没有入仕的年轻学者提供晋升机会。他热爱这些新科进士和监生,经常教育他们忠于公众,不受私利影响。第五,朱元璋制定了整顿腐败的纲领《大高》和《醒贪简要录》。这本书是他个人审问和判决的一些腐败案件成果的记录。这本书还阐述了他对腐败官员的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理方法。朱元璋命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他还要求人们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的地方和亭子里,让官员读完后自律,让人们学后对付贪官。第六,允许民间人民上访。明朝允许人民转移非法官员。若官员在征收税粮、摊派差役作弊曲法,人民可向上级官员举报,也可直接扭送。不仅如此,对应该接受采访但没有接受采访的上级官员,也要依法处理。@ 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人民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打鼓直接起诉御状。
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消除贪婪,杀害贪官15万人。他的“杀贪官”运动从未减弱,但贪官现象从未根除。晚年,他只能发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也是如此;尸体没有移动,人为跟随,治愈严重,犯罪越来越多。”哀叹。
[img]139493[/img]
勤政廉政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奋的皇帝之一。他从不害怕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死亡,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在遗诏中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记载,洪武十八年(1385)9月14日至21日,8天内,朱元璋审批阅读了1660件内外各司奏札,处理了3391件国家事务计划,平均每天阅读200多件,处理了400多件国家事务。
军事
军事建制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与军部相互约束。军部有权下令,但不直接指挥军队。都督府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没有权力调度军队。这样,军事力量就集中在皇帝手中。
朱元璋还建立了卫所制度,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吸收了元朝军制的一些内容。
北伐残元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北征是对北元的十三次军事行动。
朱元璋登基后,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