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魏武帝(155-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桥(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世界一片混乱。曹操以汉天子刘协的名义征服了四面八方,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刘彪、马超、韩遂等分裂势力,统一了北方中原,为魏文帝曹丕建立曹魏,取代东汉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汉末年,刘备自称是汉朝的后裔,即中山靖王之后。相应地,曹操也不甘示弱,常说自己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但事实上,曹操来自夏侯氏,也就是说,曹操本来不姓曹,而是应该姓夏侯。所以,问题来了,曹操原本不姓曹,他为什么自称西汉宰相曹参的后代?
一
@ 对曹操的出身来说,自然要从曹嵩的人生经历来研究。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曹嵩生曹操,曹操被认为是西汉宰相曹参的后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无法审查其(曹嵩)生下本末”。对此,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三国吴人所注《曹瞒传》,提到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敦的叔叔,即曹操、曹嵩来自夏侯氏。对此,大家自然不难理解。在曹操起兵的过程中,夏侯氏的许多将军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夏侯元、夏侯敦、夏侯尚等,即曹魏宗室,不仅包括曹氏,还包括夏侯氏。@ 从夏侯氏的角度来看,曹操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争议。那夏侯氏曹操为什么姓曹而不是夏侯呢?
[img]139087[/img]
二
对此,曹操的父亲曹嵩成了曹腾的养子。曹嵩(-193年
或194年),字高,沛国桥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的父亲,是东汉末年宦官中长秋曹腾的养子。至于曹腾,字季兴,沛国桥(今安徽亳州)人,祖籍江苏沛县。《三国志》记载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西汉总理曹参的后代,曹腾可以说没有羞辱家庭的声誉。东汉后期,曹腾在宫中工作了30多年,没有明显的过错,可以推荐圣人。曹腾死后,养子曹嵩嗣为侯,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曹腾被曹魏追尊为高皇帝。正是这种关系,@ 曹操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仍自称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
三
此外,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曹参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占二国和122个县。公元前202年,刘邦被称为皇帝后,曹参在有功之臣的功行上排名第二。他给了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到丞相。他遵守萧何的约束,被称为“萧规曹随”。因此,很明显,曹参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和第二宰相,在汉代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曹操自称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自然更容易理解。东汉末年,要想起兵,不仅需要家族势力的支持,还需要打旗号,号召世界仁人志士。对曹操来说,曹氏和夏侯氏的家族势力确实不小,但与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四
[img]139088[/img]
@ 基于此,强调自己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自然希望呼吁世界仁人志士,促使更多人才投奔自己。另一方面,在东汉末年,虽然诸侯割据,但汉朝的影响仍然存在,@ 刘备自称是汉朝的后裔,并打着匡扶汉朝的旗号,能够建立蜀汉。曹操虽然不姓刘,但说自己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很容易让人相信自己忠于汉朝,支持汉献帝刘协,也就是说,这与威胁天子使诸侯相辅相成。与此类似,马腾、马超也强调自己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无论如何,拉近自己与东汉王朝的关系,特别是与汉献帝刘协的关系,自然有助于获得对东汉王朝力量的支持。这在东汉末年的竞争中显然非常重要。例如,擅自称帝的袁术很快就退出了东汉末年的诸侯竞争。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曹操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他真的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