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活吕布王辅臣是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王辅臣,原姓李,明末清初军阀。以上问题将在下面逐一公布。

三藩之乱是清初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忠。在三藩之乱中,不仅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忠等藩王势力参与,还有许多明朝原将领跟随吴三桂或康熙。其中,就王辅臣而言,康熙和吴三桂都争相拉拢。康熙皇帝即位后,被称为“活吕布”的王辅臣,被清朝调到陕西提督,镇守平凉。三藩之乱爆发后,王辅臣首先跟随吴三桂,攻占平凉各州府。对此,清朝康熙皇帝派兵征服王辅臣,率先解决了王辅臣的势力。所以,问题来了,在三藩之乱中,为什么被称为活吕布的王辅臣先被康熙平定?

@ 据《广阳杂记》记载:“(王)辅臣长七尺多,面白,无多须,胡子眉如卧蚕,如世所图吕温侯像。勇冠三军,所向不可当”。也就是说,王辅臣不仅在外表上看起来像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而且和吕布一样,王辅臣也是勇冠三军,所向披靡。关于王辅臣的勇敢,清朝顺治皇帝曾说:勇士,今天不知何在,安得其人用。在此基础上,明末清初,王辅臣被称为“活吕布”。王辅臣(?—1681年),本姓李,山西大同人。明末,王辅臣首先参加起义军,不久之后,王辅臣投靠大同镇总兵官姜镶,成为大同部将王进朝的友谊,改为王姓。因此,很明显,王辅臣除了在外貌和勇敢上堪比吕布外,还像吕布一样反复无常,即明末清初各种势力之间摇摆不定。

[img]138878[/img]

明末清初,王辅臣跟随姜镶起兵反清,兵败投降英亲王阿济格,免于刑罚。王辅臣死后勇武,被清朝顺治皇帝欣赏重用,授予一等侍卫,经大学士洪承类保荐,官至总兵官。对于如此勇敢的王辅臣,吴三桂自然也尽力拉拢,带他一起俘虏南明永历帝朱由锤。王辅臣在吴三桂镇守云南等地后,自然也被清朝康熙皇帝重用,被调到陕西提督,镇守平凉。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乱兵起,吴三桂派人拉拢王辅臣。更有意思的是,面对举兵造反的吴三桂,王辅臣的第一反应是把吴三桂告诉康熙皇帝。然而,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十二月,王辅臣选择背叛清朝,与吴三桂一起造反。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等藩王早期几乎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在此背景下,王辅臣决定北控宁夏,南接巴蜀,东拒清军。基于此,如果坐视王辅臣势力的壮大,清朝真的会有失败的风险。对此,清朝康熙皇帝果断调整战略,选择先解决号称活吕布的王辅臣。当然,康熙最初的策略是派人去争取王辅臣,也就是说,只要你抛弃王辅臣,清朝就不会责怪过去。然而,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王辅臣并没有放弃抵抗。因此,康熙皇帝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正式任命图海为抚远将军,率兵赶赴陕西。图海,隶满洲正黄旗,清初名将。

[img]138879[/img]

@ 将来可以派图海来征服王辅臣,表现出康熙皇帝势在必得的态度。在清朝精锐力量的进攻下,王辅臣逐渐衰落。更重要的是,图海曾经支持王辅臣,这可以说是后期攻心行动事半功倍。因此,对于有勇无谋、唯利是图的王辅臣来说,他选择再次归降清朝,因为他看不到继续抵抗。此外,被称为“活吕布”的王辅臣,并没有反清复明的决心,只是因为利益,才跟随吴三桂造反。@ 在三藩之乱中,王辅臣也成为康熙率先平定的诸侯。面对再次归降的王辅臣,虽然康熙皇帝仍然任命他为平凉提督,但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图海的严格照顾下,王辅臣最终选择了自杀,以保全家人。清朝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并没有杀死他的家人。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历史上活吕布王辅臣是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历史上活吕布王辅臣是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