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后人如何评价朱高炽?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朱高炽天性端重,喜文厌武,以至于肥胖,多次守卫后方,施监国之职。登基后,他重用了“三杨”等贤臣,减税、收费、赦免罪臣、反冤案,开启了“仁宣之治”。1425年,朱高炽猝死于钦安殿,被誉为孝昭皇帝,庙名仁宗,葬于十三陵之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img]138779[/img]

历史评价

《明史》称赞:“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后来成祖乘舆,年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而,中国媒体的邪恶和濒临危险的人屡见不鲜,最终以真诚赢得了一切。善意告人:“我只知道尽我的儿子的职责,但我不知道有没有诽谤。”这是万世子臣的法律。在位一年。用人行政,善不胜书。让天假之年,涵养,德化之盛,不是文化景比隆哉吗?”

顾应泰:考上祖巡,幸顺天,亲征漠北,五出,年垂二纪。大邑,中间的大官,虽然有很多启示,但是普通的政府和监狱,咸的时候会咨询。叫储位,其实是长君;叫监国,其实是御宇。故人以仁宗为短,以仁宗为宗。

《剑桥中国明代史》崔瑞德等:历史称赞洪熙帝是一位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坚持简单、仁爱、真诚的理想,就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一样。他因大力巩固帝国,纠正永乐时期的严酷和不受欢迎的经济计划而受到高度赞扬。他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对为君之道的理想主义和儒家思想的理解,但也反映了他对前几代皇帝的一些倾向。皇帝有时会因为脾气暴躁和冲动而受到批评,比如偶尔谴责和惩罚那些表现出优柔寡断或说话过于烦人的官员。但他对自己的缺点有足够的了解,并向他人道歉。无论他犯了什么错误,他们都可以被他的仁慈和对公众的热情所弥补。

[img]138780[/img]

轶事典故

亲仁爱民

朱高炽从京师出发前往北京的路上,有一天路过山东邹县,看到男女拿着篮子沿路捡草籽。朱高炽停下坐骑,问他们捡草有什么用。人们跪下来察说:“岁荒以为食”,朱高炽侧然。然后“入民舍,视民男女皆衣百结不掩体,灶釜倾仆不治,叹息道:民隐上闻,若此而至?于是让随行宦官给钱。召集村民了解他们生活的痛苦。碰巧山东布政使石执中前来迎接。朱高炽指责他说:“为民牧而穷,也动念!石执中说:“任何受灾的地方,都要自己唱乞讨,停止今年的秋税。朱高炽说:“民饥而死,还有征税耶?汝宜快发官粟救之,事不可缓!石执中请示是否有人发三斗,朱高炽说:“而且与六斗,你不怕发仓颉,我见上了自奏。“当朱高炽到达北京时,他看到了他的父亲朱迪,并报告了他在山东的所见所闻。朱迪认为朱高炽做得很对,对朱高炽说:“过去,范仲淹子还是举着麦舟济父的旧故事,比人民还要赤子。

[img]138781[/img]

素好文学

朱高炽平时热爱文学,谷应泰说他“学识特崇真,文章独许欧公”。读完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一书后,他认为“这是治之鉴戒,不可或缺”于是他下令重刻这本书,并把它给了诸皇孙和廷臣。他认为欧阳修的文章是“三代以下,文人独修优雅和平”.为此,他还命令将欧阳修的文章刊印给群臣,并对他们说:“修之贤,不止于文,卿等当考其事君者而勉之。”


后人如何评价朱高炽?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如何评价朱高炽?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