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南京建都初期,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共计276年,传十六帝。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统一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中央专制主义集权,但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奠定了基础。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明朝的新阶段。所以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关于李廷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廷机(1542-1616年)
,字尔张,号九我,明朝中期大臣。明晋江新门外浮桥(今鲤城区)人。嘉靖出生于21岁,万历44年(公元1616年)中风。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会元,榜眼,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img]138231[/img]
人物生平
1607年,廷机多次遭到权奸攻击,杜门不出,辞职回家,身无长物。万历三十四年,李廷机受到皇帝的赏识,进入内阁,但也遭到了朝廷内外的反对,直到万历四十年(公元1611年)。
1616年,死后的“文节”进入祭祀宫。有四书假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李廷机贡献太学,顺天府(今北京)乡试第一。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试复第一,由进士第二授编修。历任南京官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万历四十年(公元1611年)9月,晋太子太保致仕回籍,居四年卒,少保,死于“文节”。
。
[img]138232[/img]
人物评价
李廷机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清官贤相之一。李廷机以严格为导向。明史记载他“遇事有执,特别诚实,但天性深刻,偏执,不懂大致”,被称为“清、谨、勤”。李廷机主持浙江乡试和官员考核时,杜绝欺诈。在南京工作时,他放弃了杂税,恢复了商业生涯;解决南京教练成山堵塞的长江河流,恢复人民生计;捕捉“老虎”李文正保卫边境,
为人民除害;罗城、公署、考场、庙宇等公共建筑用财政盈余进行修缮。在北京任期内,拆除贡使车费;停止发放高丽工资;整顿殿堂试验场所;扩建馆舍等。
明史记其“遇事有执,尤其是廉洁,自然深刻,也相当偏袒,不懂大体。”
明朝中期大臣李廷机简介:累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