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元璋分封制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成立后,朱元璋为何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的一生传奇人物。他在民间有很多故事,但很多都与他残忍的性格有关;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朱元璋进行了评价「残忍是千古前所未有的」。众所周知,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杀害了开国英雄。可疑的朱元璋开始怀疑这些跟随他南征北讨的好兄弟。就连明朝开国第一英雄徐达也不例外。
[img]137913[/img]
徐达出身农家,元末,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朱元璋可以建立一个明朝,有两只左臂和右臂,即徐达和常遇春。徐达足智多谋,无法与所有著名将领相比;徐达统一军队击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北伐元代等。他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成就,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可见朱元璋对他的爱有多深。
明朝成立后不久,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让明朝永远姓氏「朱」,于是实行分封制度,将自己的九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加封为藩王。这种做法让开国功臣相当寒心,但为了展示这是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制度,朱元璋假装向文武大臣征求意见。众所周知,朱元璋残忍无情,大臣们都知道谁敢有不同的意见。对于朱元璋的做法,他们大声称赞朱元璋的聪明才智,但只有一个人沉默,那就是徐达。
徐达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反复无常和残忍的人。朱元璋问大家对分封制度有什么看法?谨慎的徐达选择保持沉默,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如果他反对,朱元璋会怀疑他有两颗心。如果他同意,如果将来有藩王叛乱,朱元璋会清算他,所以他选择保持沉默。
[img]137914[/img]
然而,即使徐达如此谨慎,朱元璋对徐达的怀疑也无法阻止!据历史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背疽,即背上长了一个大毒疮,很快就好了一点。但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恶化,随后死亡;但据野史徐真卿《剪胜野闻》记载,徐达被朱元璋毒死。据说朱元璋得知徐达得了背疽后,就给了他一只蒸鹅,相传「疽最忌鹅」,得了背疽再吃蒸鹅肯定会死,朱元璋给徐达蒸鹅,要他死的意思很明显。
聪明如徐达,怎么能不知道朱元璋的意图,看着眼前的蒸鹅,明白朱元璋想除掉他。徐达以为自己从来没有两颗心,为朱元璋的出生和死亡做出了无数的贡献,但他仍然得不到信任。铁人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含着泪吃了蒸鹅,以示自己的忠诚。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天晚上,徐达毒发而亡。
当然,以上推论只是从徐真卿的《剪胜野闻》等野史资料中记载的。属于野史,真实性需要调查,编造成分相当高。然而,这样的故事再次显示,人们对朱元璋的形象停留在怀疑和残忍中。朱元璋残忍果断的性格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朱元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