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字九四,湖北绵阳人,元末群雄之一,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快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成王失败”就是世界上永恒的规律。对于每个失败者来说,失败的原因可能不同,但对于指挥官来说,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怀疑。
显然,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很多,最典型的是崇祯皇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陈友谅也是如此。陈友谅手下有一位名叫赵普胜的猛将。他英勇善战,善用双刀,但被陈友谅杀死,导致陈友谅最终失败。
赵普生是巢湖庐州路无为州庐江县(今安徽庐江)人,元末红巾军将领。他是安庆和池州的守将。他擅长用双刀,所以被称为“双刀赵”。
[img]136951[/img]
公元1351年,徐寿辉在齐州起义。赵普胜和余廷宇的四个父子、廖永安和廖永忠以安徽巢湖为基地,大规模发展了水手。在他的鼎盛时期,有成千上万艘战舰。第二年,赵普胜与徐寿辉的军队合作,成功占领了太平路,成功建设了铜陵、安庆、湖口等重要城市。1355年,赵普胜率领下属前往徐寿辉。
赵普胜可以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擅长水上作战,而且擅长陆地作战。赵普胜投入徐寿辉后,他帮助他赢得了许多战争。因此,陈友谅也欣赏他,命令他抵抗朱元璋。
众所周知,朱元璋手下有一位猛将徐达,他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徐达曾多次率兵攻打陈友谅,并为赵普胜而战,无功而返。与此同时,赵普胜还精兵法,知道打游击战骚扰对手。朱元璋看到这一点也很苦恼。他知道如果有赵普胜,他很难打败陈友谅。因此,他开始采取“反间计”的策略。
作为一个多年的老对手,朱元璋对陈友谅非常熟悉。他知道这个人是一个可疑的人,所以他决定采取相反的计划。朱元璋首先花了很多钱买了赵普胜周围的食客,然后让他们去陈友谅传播赵普胜想要归还朱元璋的谣言。
陈友谅原本是一个可疑的人。此外,赵普胜被怀疑是一个有功的高层主人,所以他有怀疑,并派使者到赵普胜的营地检查情况。赵普胜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当他看到使者来时,他向他炫耀自己的记录,想让陈友谅知道自己的功劳。正是这种做法最终让陈友谅下定决心除掉赵普胜。
[img]136952[/img]
1359年(19年),陈友谅突然从江州来到安庆,并派人给赵普胜,说他想见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赵普胜非常高兴,准备了好酒和菜来迎接他。
然而,赵普胜从未想到的是,陈友谅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杀了他。当然,陈友谅也没有得到好处。他不仅失去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将军,还失去了下属的信任,最终在与朱元璋的争霸中失败。
赵普胜的实力如何?如果他还活着,陈友谅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