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张文堂,阳城令张虔雄之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张出生于清河东武城张,出生于魏州昌乐县。明经及第,历任并州参军、水务员外郎、云阳县令、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大理卿。唐高宗时期,官员到宰相,知政,同三品,累迁侍中。仪丰三年(678年),反对征求新罗,抱病劝诫,郁郁病逝,追贵州都督,死后名为易,陪葬恭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隋朝大业末年,迁居魏州昌乐县(今河南省南乐县) 。出身清河张氏,从小丧父,孝顺母亲,尊敬兄弟,以孝友闻名。
唐代贞观期间,张参加了科举考试,以明经和第补充并州参军,深受长史李积的高度重视。他在高宗时期被提升为水务员外郎,但他被列为云阳县长,因为他与兄弟张文聪(当时的户务员)在尚书省担任官员,不符合制度。
[img]135666[/img]
担任宰相
龙朔元年(661年),张升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成为宰相。
乾封二年(667年),张改为东台侍郎(后改为黄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管理左史事务。
咸亨二年(671年),唐高宗巡东洛阳,命张文霖、戴至德、李敬玄留在长安,协助王子李弘监国。
咸亨三年(672年),张兼任王子左舒子,后来改为大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职权。上任十天后,他判处400多起疑案,执法公平,被时人比作贞观名戴周。
上元二年(675年),张晋升为侍中,也是太子宾客。他天性严谨,纠结百官,受到唐高宗的高度重视。当张卧病时,高宗会问他是否已经和张讨论了朝廷的每一件大事。如果讨论过,就准备好了。
[img]135667[/img]
谏征新罗
易峰三年(678年),新罗反叛,唐高宗想发兵征求意见。张在家养病,得知后提出建议:“现在西部吐蕃入侵,正在屯兵抵抗。如果新罗再东征,恐怕人民难以忍受。请陛下停止用兵安抚人民。”唐高宗接受了他的建议。
今年9月,张文霖去世,终年73岁,追赠幽州都督,死后为懿。他曾经是李弘的东宫官,所以他陪葬了恭陵。
张:唐朝宰相,最后死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