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彦范,字士则,唐代宰相,弘文馆学士桓法嗣之孙,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桓彦范出生于乔国桓氏,慷慨大方。初以门阴入仕,早年历任右奕卫、卫尉主簿。后来被纳言狄仁杰赏识,先后担任皇史监察、皇史中丞、司刑少卿等重要职务。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桓与敬晖、张柬之、崔玄伟、袁恕己等重臣联合发动“神龙政变”,支持唐中宗复位,因功服务中扶阳郡公。很快就被魏皇后和宰相武三思排斥,失去了实权,封了扶阳郡王。
神龙二年(706年),武三思以诬陷魏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桓彦范流放贵州,途中被周利贞虐杀,时年54岁。唐瑞宗继位后,他追回了桓彦范的官爵,给予了他忠诚和司徒。他在开元六年(718年)享受了唐中宗的寺庙。
[img]135452[/img]
轶事典故
神龙政变时,张柬之陈兵景运门准备同时铲除武氏,洛州长史薛季昌强烈赞成。但由于天色已晚,桓彦范不想多杀人,便道:“武三思现在只是砧板上的肉,留给天子处理吧。薛季昌叹了口气:“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后来,在魏后的帮助下,武三思再次夺取了朝政大权。桓彦范叹了口气:“皇帝早年曾封英王,我留下武氏,希望皇帝亲自杀人。现在大势已去,这不是天意吗?”
人物评价
苏:侍中执宪者,乔郡桓彦范,广平宋靖;太选持平衡者,京兆韦嗣立,河内司马钟:而且知识渊博,领贤进善。
李适:诸武善权,王室,若阳王彦范,绍复洪业;景龙末魏窥国,亵渎乾纲,若徐国公等左右玄宗,扫除凶秽。
[img]135453[/img]
刘邈:昔夫差进越,勾践保在会稽,不听子蒡之言,而是感叹。这五位国王除凶回归正义,得计成功。那时候,彦范和敬晖握兵全势,三思而后行,去找他的党半歼。如果他们从季度的话中说出来,他们宁愿有利于贞洁的灾难吗?盖以心怀不忍,失去后图,切割流动,当然也是如此。而且蔓延不能拔本,建谋而尚欠防微,死即无辜,祸由自己打断召乱也是合适的!
宋祁:① 彦范工属文,但不太喜欢读书,所志只忠孝大略。如果说不出话来,在议论皇帝之前,虽然被盘问,但安辞定色,辨色越切。② 五王提卫兵杀臣,中兴唐室,不淹辰,天下晏然,其谋深。至于中宗为英王,不尽诸武,使天子以为威,多浅啊?撩牙一启,为艳后,竖儿乘,劫持杀辱,若放豚然,何哉?厚韦氏毒无一夺其明,以兴先天之业否则,安李之功,贤于汉平,勃远!
王化贞:像张柬之这样的五王,一起谋杀两个,迁武氏,反中宗之辟,复唐之,多壮啊。没过多久,妖韦就在里面,所有的武术都在外面,而五王则厌倦了屠杀。几千年后,它不痛苦,但它被珍惜和憎恨。
后人对桓彦范的评价如何?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