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唐代宰相,名将。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娄师德出身进士,起家江都县尉,累迁监察御史。应聘从军,西征吐蕃,立功,授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事务,迁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检校刑部尚书。征服吐蕃兵败,贬为原州司马。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再次拜相,迁纳言,出任陇右诸军节度大使。圣历二年(699年),娄师德病逝,追赠凉州都督,死后为贞。
轶事典故
唾面自干
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时,娄师德问道:“我是宰相,你也是州牧。我们家太受欢迎了,会让人羡慕。我们怎样才能挽救我们的生命?弟弟说:“以后就算有人吐我一脸口水,我也不敢还嘴,擦掉口水就好,绝不让你担心。娄师德道:“这正是我最担心的。人们向你脸上吐口水,就是对你生气。如果你擦口水,说明你不满意,会让人更生气。你应该微笑着接受,让唾沫不擦干。”
[img]135281[/img]
豺狼咬鱼
武则天颁布了禁止屠宰的禁令,禁止屠宰牲畜。当时娄师德是御史大夫,去陕西公干。吃饭时,厨师送了一盘羊肉。娄师德道:“皇帝严禁屠杀,怎么会有羊肉?厨子说:“这只羊被豺狼咬死了。娄师德笑着说:“这只豺太懂事了。于是吃了羊肉。厨师又拿了一盘鱼,娄师德又问。厨师又说:“这条鱼被豺狼咬死了。娄师德骂道:“你这个傻瓜,豺狼怎么能咬死鱼,你应该说是水獭咬死的。”
生性宽厚
娄师德曾经和李昭德一起上朝,因为他肥胖,走得很慢。李昭德多次停下来等他,但他还是赶不上。李昭德忍不住生气地骂道:“你这个乡巴佬!”娄师德笑着说:“师德不是乡巴佬,而是乡巴佬。”
娄师德巡视并州,在驿站与下属共进晚餐。他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美的白米,而下属吃的是粗糙的黑米,于是打电话给驿站长,责备道:“你为什么要用两种米来招待客人?”驿站长害怕地说:“一时没有那么多浙江大米,所以他不得不给你的下属粗食和死刑。”娄师德说:“我们来得太匆忙了,你没有时间准备。”然后用粗食代替你的食物。
娄师德巡视屯田,下属的随从已经先出发了。他坐在光政门外的横木上,因为他有足病。这时,一个县长不知道他的身份。自我介绍后,他和他一起坐在横木上。县长看到后,赶紧告诉县长:“这是纳言。”县长大惊小怪,口称死罪。娄师德说:“你不认识我,就和我坐在一起。法律没有规定这也是死罪。”
[img]135282[/img]
娄师德到灵州,在驿站吃完饭准备离开,手下判官道:“我们连水都没喝,根本没人答理。娄师德便叫驿长,问道:“判官和纳言有什么区别,你竟敢不理他?拿板子来。驿长迅速磕头请罪,娄师德又说:“我本来想打你一顿,但我这个大使打你这个小驿长,传出去对我名声不好。告诉你的上官,你的小命又难保。算了吧,我饶了你。驿长磕头流汗,狼狈地走了。娄师德望着他的背影,对判官说:“我为你出气了。”
感愧狄公
娄师德曾推荐狄仁杰为宰相。狄仁杰拜相后,对此一无所知,多次排挤他,把他放在外任上。武则天问狄仁杰:“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道:“作为将军,他谨慎守职,是否贤明,我不知道。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说:“臣曾与他同事,从未听说过他认识人。武则天道:“我用你当宰相,是娄师德推荐的,看来他真知人啊。然后拿出娄师德当初推荐的奏章。狄仁杰羞愧地叹了口气:“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离他不远!”
人物评价
卢承业:子,台辅器也。
李治:卿有文武材。
狄仁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不知,我不抓远!
[img]135283[/img]
张卓:纳言直而温,宽而栗,外傻而内敏,表晦而里明,万顷之波,浑而不浑,百练之质,磨而不磷,可谓淑人君子,近代名公。
杜牧:娄侍中师德,也是进士也,吐蕃强势。为了监督御史,他带领士兵屯田,积谷800万石。24年西征,兵不乏食,推荐狄公为相,取中宗于房陵,立为王子。
刘昫:① 师德相当有学问,器量宽厚,喜怒无形。自学综合边任,前后30多年,勤勤恳恳接手,孜孜不倦。虽然参与政治事务,深怀畏惧,但他总能以自己的名声出名,这是知识分子所重视的。② 娄师德慷慨勇敢;推荐仁杰入用,忠诚;不让仁杰知道,公也;营地支持军队,智慧也;恭勤接下,和也;参与政治事务,名声有卒,是人之难,何愧于将军!
宋祁:①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违己,往往逊以自免,不容颜。总的来说,为将相者30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险,人多不可避免,只能以功名,与郝处军相亚,世言长者,称娄、郝。② 仁轨等人以兵开定四夷,勇往直前,至奉上则瞿若不及,行节临下以恕,师德宽厚,能以功名始终,盖几乎勇敢就杀,勇敢不敢就活者邪!
司马光:师德在河陇,前后40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只能以功名终,人以为重。
娄师德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