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朱常洛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感很低的皇帝,他的一生都是“国本之争”、“梃击案”、“妖书案”和“红丸案”相辅相成。那么,真正的朱常洛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一月天子”的经历对明朝来说是悲哀还是幸运?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无才无德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 朱常洛无才无德,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怪朱常洛,这就需要从父亲明神宗那里找出原因。
[img]135162[/img]
朱常洛出生于万历十年。当时中宫没有孩子。虽然他是长子,但明神宗先是不喜欢母亲的“都人”身份,然后宠爱了郑贵妃的母子,对他的好感几乎为零。
甚至神宗曾经想把朱常勋当作王子,所以他也与朝臣展开了15年的“国家之争”,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明神宗对朱常洛的培养。
事实上,随着“国家之争”,朱常洛出阁学习已经推迟到万历二十二年。如果你同意皇长子出阁学习,其实你承认皇长子是王子,这是神宗尽力避免的。
而且,即使神宗在大臣们的不断劝诫下,最终同意让他出阁讲课,他也不重视,相关的侍卫仪式也很简单。
据当时的讲师说,前进讲完之后,一定会像往常一样奖励酒饭,比常宴更精致。万历二十二年后,给皇长子讲课时,讲师们都带着自己的饭盒,从不奖励酒饭;早些时候,银币、笔墨、省钱等奖励成了绝响。
就道德而言,朱常洛的表现也令人不敢恭维,我们不说他在“红丸案”中嗜色如命,就来说说他三位皇后的死吧。
[img]135163[/img]
据《明史》记载,朱常洛前两位女王的结局都是“死”字,第三位女王朱由检生母的结局多了几个字:“已经,失去了宗意,被遣了,”可怜的朱由检连祭祀都不敢亲自公开。
三位女王的死因不明。这真的与朱常洛无关吗?四木甚至认为他们的死因不明。很有可能朱常洛担心,在上帝知道这些事情后,他会公正地废除他的王子。
如果朱常洛在才能和道德上不尽如人意,还能理解,我们甚至可以哀悼他的不幸,但他缺乏骨气,这让人生气。
无骨气
朱常洛的一系列不幸与万贵妃背后的恶魔密切相关。然后,从他与郑贵妃的几次交易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常洛不争气的一面。
万历四十三年的一天,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手里拿着枣棍,闯入了朱常洛王子居住的慈宁宫。他看到人就打,伤了几个人,一直打到殿前的屋檐下。
事件发生后,经过审问,很明显幕后真正的凶手是郑贵妃。郑贵妃别无选择,只能向皇帝哭泣。万历皇帝也很尴尬,让她向王子求情。
那么,受害者王子朱常洛是如何面对这件事的呢?郑贵妃跪拜王子,王子匆匆回拜,仿佛犯了什么错。
当时所有的舆论都站在朱常洛这边,只要他鼓起勇气和郑贵妃摊牌。然而,看到父亲的态度后,他主动成为和事佬。结果,所有的错误都变成了大臣们煽动他们的父子不和。
“回拜”、“和事佬”,人都是无理还争三分,却有理退三分,窝囊到这个程度,应该够气人吧?更气人的还在后面!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明神宗死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给朱常洛留言,让他告诉礼部进封郑贵妃为皇后。
群臣商量后,一致反对,礼部官员要求他先追封生母王恭妃,郑贵妃晋封事件才搁置。
[img]135164[/img]
不到一个月,朱常洛和郑贵妃送来的八位美女纵欲过度,病重,不得不为自己立遗嘱。令人惊讶的是,他仍然没有忘记把郑贵妃封为皇后。
后来,杨连再也受不了了。她指出郑贵妃既不是前皇帝的皇后,也不是现任皇帝的生母。她怎么能给他一个皇后?你忘了这个女人以前是怎么伤害你的?这是否表达了我们后来的感受?
连朝臣都觉得郑贵妃封后的这件事是有道理的,朱常洛却对此念念不忘。最后死于“红丸案”,这件事在群臣的操纵下无法解决。
所以,问题接踵而至,朱常洛之死,到底应该是明朝之悲还是明朝之幸?
一月天子与大明之幸
朱常洛死后,他的长子朱由校继位。当时的朝廷是什么样的朝廷?答案很简单——东林党的世界。
如果朱常洛继续当皇帝,朝廷仍然是东林党的世界。为什么?无论是“国本之争”、东林党支持“竖击案”和“妖术案”,朱常洛继续当皇帝肯定会报恩,甚至不得不报恩。
[img]135165[/img]
朱由校也是如此。起初,他非常重视东林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大量以绅士为生的文官要么批评这个,要么每天打架。然而,他们无法对真正国家面临的问题提出任何解决方案(辽东崩溃,全辽丧失)。
这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行政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内耗。@ 四年后,朱由校终于下定决心,让魏忠贤在巨大的压力和责骂下压制东林党的清流。虽然手段有点辣,但这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手段。
想象一下,如果朱常洛继续做皇帝,他能用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来处理东林党的问题吗?如果处理不好,国家外部形势危难,内部人士内耗过大,明朝的希望在哪里?
如果你不相信,我们会把时间推回去。我们不妨看看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的做法。他一上台,就把魏忠贤和其他阉割分子联系起来,但后来呢?大明没有人可用,没有钱可用,没有人和财富。他怎么能不死呢?
事实上,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政府的财政危机。军事危机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更大的金融危机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
换句话说,当时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来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所以会发生民事变动。民事变动需要军队镇压,但由于缺乏军费,会发生军事变动。增加农业税会导致更大的民事变动,一个接一个地发生更大的军事变动。这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魏忠贤积极提倡增加江南商业税而不是农业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解决明朝财政危机的明智举措。@ 朱由校临死时,还要求他重用魏忠贤,可惜崇祯根本没听进去,直到去世,才意识到“文臣皆可杀”。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朱常洛。以他的能力和性格,如果我们继续让他成为皇帝,他可能无法处理人和金钱的问题。也许明朝的灭亡时间会更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一月天子对明光宗朱常洛来说确实是一场悲剧,但对整个朱明王朝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幸事!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文尽于此,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朱常洛是什么样的皇帝?明朝是幸运还是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