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袍加身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黄袍加身真的出乎意料吗?真相是什么?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他7岁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即位。这时,赵匡胤在殿前点击检查,领导皇帝亲军。第二年正月初一,边关紧急报道契丹南侵,赵匡胤奉命率军北上。
[img]135158[/img]
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周军在正月初三离开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行军一天只走了40英里,驻扎在陈桥驿。当晚,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成为皇帝。
据《宋史》记载,赵匡胤的黄袍完全是意外和胁迫。那天晚上他喝酒,喝醉了就穿上了黄袍。醒来后,他还说他的士兵贪图财富,坚持要把他推上王位。
[img]135159[/img]
真的是这样吗?通过阅读历史资料,笔者从一些细节中发现了问题。我认为赵匡胤的兵变绝不是意外,而是预谋已久。作者整理了以下几点证据。
@ 赵匡胤出兵的背景是契丹军南下。当时没有人核实这个消息。赵匡胤黄袍回到东京后,契丹军不战而退,完全不合理。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无论契丹出兵还是退兵,都是赵匡胤编造的。
@ 赵匡胤利用率领军队北上的机会掌握了军权。他只是在宫殿前检查。当他下周带领军队出征时,他以少将寡为由拒绝了军队,并接受了符太后的命令。宰相模范委员会赵匡胤可以以最高军权调动全国兵马。
此外,在赵匡胤出兵的那天,东京有传言说赵匡胤将成为皇帝。显然,这一谣言的目的是为后周的统治者做好心理准备。赵匡胤并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一举动。他曾经通过散布谣言来诬陷徐永德,并在大厅前获得了检查职位。
[img]135160[/img]
@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通过流血事件获得王位的人之一。黄袍加身后,他下令不要打扰后周太后和皇帝,也不要入侵后周公卿。赵匡胤回城时,守城士兵开门迎接,说明他已经布局好了,做到了内外兼备。
无论赵匡胤是意外成为皇帝,还是长期计划,我们都必须肯定他对历史的贡献。后来,通过“先南后北”的战略,他统一了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北汉等政权,为北宋的文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黄袍的真相是什么? 这件事真的是意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