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陆绩。我们来看看!
陆绩(188-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
陆成年后,他博学多识,熟悉天文历法,涉及星历算数。孙权授予演奏曹操,经常直言不讳,成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然他在军队里没有浪费工作,但他曾经写过《浑天图》、《易经》和《太玄经注》。
三十二岁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
[img]133901[/img]
人物生平
怀桔遗亲
陆绩,字公纪,他的父亲陆康是汉末庐江太守,与诸侯袁术有交往。
陆绩六岁的时候,他和父亲陆康去九江看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陆绩把两个橘子藏在怀里。临走时,橘子滚到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带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我妈妈喜欢吃橘子。我想把它们拿回来给我妈妈试试。”袁术看到他从小就懂得孝顺母亲,非常惊讶。
后人有诗云:孝友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哺乳。
语惊四座
孙策占领江东后,驻扎在吴郡(今江苏苏州),陆成为客人。当时,张昭、张洪、秦松作为客人,讨论了世界还没有和平,需要用武力来平静世界各地。当时,由于他年轻,他坐在后面,所以他在远处大声说:“当时,管义武在齐桓公下任,九次聚集诸侯,统一世界,没有军车。孔子说:“远处的人不服从。只要他们专注于修正文德,他们就会投降。现在讨论的人不求道德技术,只崇尚武功。虽然我年轻无知,但我还没有放心。听到少年陆绩的回答,张昭等人对他感到惊讶。
年少成名
陆绩虽然只有十几岁,但知识比他大,和顾邵同名,比鲁迅、张敦、卜静等人好。
[img]133902[/img]
陆绩外貌雄壮,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于翻是东吴著名的老臣,襄阳庞统也是荆州著名的学者。虽然他比陆绩大,但他与陆绩关系友好。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承事业,任命陆绩为曹。陆绩专注于正道,所以更受敬畏。
庞统十五年(210)带着周瑜的灵棺前往吴。陆绩与全聪同,顾邵一起去吊丧,三人与庞统结为深交。
英年早逝
孙权平定交州后,陆绩转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让他带领2000名士兵。但是陆绩有脚病,学历深厚,当官不是他的志向。虽然参军,但上述并未废弃,曾为易经作注,又作浑天图。知道自己要死了,他说:“有汉朝志士吴郡的陆绩,小时候整修诗经书经。成年时擅长礼经易经,被命令南征。遇到疾病,遇到命运的不幸,呜呜,难过!“从现在开始,60年后,车可以同轨,书可以同文字,可惜我看不见。指的是西晋统一世界。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绩去世,年仅三十二岁。 陆绩留下两男一女,只有几岁就回家了,同族陆茂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抚养,长大后才分开。
三国时期东吴大臣陆绩简介:博学多识,懂天文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