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共王年轻即位,由重臣重专政。公元前590年,“子重之乱”发生,医生沈公巫臣逃到晋国当谋士,这是“楚才晋用”的典故。
人物生平
楚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去世,其子熊审即位,为楚共王。
楚庄王二十年(前594),左尹子重曾要求申请(今河南南阳市北)、吕(今南阳市西)的地方是赏田,庄王答应了,但沈公巫臣依靠沈、吕征发兵赋抵抗北方。作为赏田,晋、郑必须攻打汉水,反对,所以他怨恨巫臣。
楚共王元年(前590年),子重任令尹,沈公巫臣奉命出使齐国,趁机带夏姬逃往晋国。晋国被任命为邢(今河南温县东北)医生。司马子反建议楚共王给晋国送礼,让晋不重用巫臣,楚共王不同意。子重立即与司马子反(公子侧)合谋,杀害了巫臣的族人和清尹弗忌,甚至是尹襄的老儿子。并夺取了他们的财富。
[img]132629[/img]
楚共王六年(前584年),巫臣为报灭门之仇,获得晋景公许可,出使吴国(今江苏苏州都城),使晋与吴结好,一致对付楚国,并使其子狐庸在吴任行人官,教吴车战,连续攻楚。使子反,儿子重一年累了七次,原本属于楚国的蛮夷小国,都被吴国占领,吴国实力大增,成了楚国的强敌。
楚共王十年(前580年),宋国的华元与令尹子重、晋国正卿栾书的私人关系良好,达成了晋楚第一次消兵之会。
楚共王十四年(前577年),郑国攻打徐国,攻入徐都外城,徐国被迫割地和平。作为楚国的附庸,郑国的行动自然会引起楚国的干涉。第二年,楚国发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屈服于自己。郑国叛晋后,以楚国为后盾,兴师进攻徐国。郑国的所作所为,直接违反了诸侯的盟约,为楚国势力的北上提供了便利。晋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下定决心讨伐郑国。
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晋国以栾书为中军主帅,并与齐、鲁、卫等国一起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助,楚共王于是派兵救郑国。楚军与晋军在炎陵(今河南炎陵西南)作战,晋军击败楚军,晋军魏凯射中楚共王的眼睛。共王被射伤眼睛后,羞怒交加,命令基将魏凯杀死。给了他两支箭,养由基果然不辱使命,将射伤楚共王的人射死,然后将另一支箭还给楚共王。晚上司马子反想整顿再战,晋军把楚国俘虏回来,瓦解了军心。楚共王听到晋军的情况,想召见子反策划对策,便传唤司马子反。子反贪酒,恰逢侍从竖阳谷捧酒,子反喝醉,呼之不应,扶之不起。楚共王说:上帝要让楚国失败了,我不能在这里等待。就在晚上率军逃走了。
[img]132630[/img]
养由基把子反绑在车上,行驶了200多里,子反才醒来。楚军正班师知道自己因醉酒误事还朝。子反大哭:“谷阳也杀了我。楚共王怕公子侧怕罪自杀,到了瑕地,派人对子反对:“过去让尹子玉先王不在军中,打败仗,自杀谢罪,还是合理的。如今我亲自率军打仗,子反只是副将,如有失误,全是因为寡人的过错。子反对使者拜了两次说:君主赐臣子死,死了也会不朽。我的士兵真的逃跑了,这是我的罪。
让尹子重平时便与子反不和,便还派人对子反说:你听说过失去军队的人。你为什么不想做呢?子反回答说:即使没有先大夫子玉自杀,医生你命令我(死),我敢不听吗?我失去了国王的军队,哪里敢忘记死??楚共王听说后,派人阻止子反自杀,使者没到子反就死了。
楚共王三十一年(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其子熊招继位,是楚康王。
楚共王:楚国国君在春秋时期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