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25-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八世共十四帝,享国195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万修。我们来看看!
万修(-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十六。现在一般写万修(也写万休)。
万修在开始政权时期被任命为信都令。刘秀安慰河北时,王郎起兵追捕刘秀。当时,河北省的大多数县国都向王郎投降。只有万修和信都太守任光,信都尉李忠等人按照信都郡欢迎刘秀,这给了刘秀一个反击的基地。此后,刘秀打破邯郸,平定河北。历任偏将军、右将军,先后被封为造义侯、槐里侯。公元26年(建武二年),万修奉命与扬化将军坚潭共攻南阳郡,因病在军中去世。
[img]132250[/img]
人物生平
孤城迎主
公元23年9月(新莽地皇四年),王莽政权败亡,绿林军以刘玄为皇帝,改元开始。刘玄登基后,派使者巡逻郡国。万修被任命为信都(今河北衡水西南)令。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派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县。刘秀到达河北后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并悬赏:“世界上有刘秀一级献给我,赏城10万户。”有一段时间,刘秀的处境相当艰难,离蓟南下。
王郎称帝后,河北大部分地区都支持王郎。只有信都县拒绝投降王郎。万修与太守任光、都尉李忠、令万修、功曹阮况、五官郭唐一起,同心同德,坚守信都,待刘秀。
公元24年(前两年)春,刘秀自蓟回来,不知道去哪里。当他听说信是汉拒王郎时,他去了信都。任光、万修、李忠等。独自守护着这座城市,他们害怕敌人来袭时无法保护城市。听说刘秀到了,他们喜出望外。这座城市的官员和人民称他们为万岁。他们立即打开了城门。任光、李忠和万修率领人员欢迎晋的刘秀。
从平河北
入驻信都后,万修被崇拜为偏将军,封造义侯。
随后,刘秀任命宗广领信太守职务,留守信都县。他带领任光、万修、李忠等将领征服周边县不服从命令。整顿兵马后,他开始攻打王郎。公元24年5月,汉军突破邯郸后,为了奖励万修在平定王郎之战中的功劳,刘秀崇拜万修为右将军。此后,万修跟随刘秀参加了一系列平定河北的战役。
围困洛阳
刘秀于公元25年6月成为皇帝(建武元年)。成为皇帝后,他决定先夺取洛阳,为统一世界做准备。
[img]132251[/img]
公元25年(建武元年)7月,汉军开始攻打洛阳。万修、贾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刘植、坚潭、岑彭、王梁、朱佑等11名将领在汉军司马吴汉的带领下,开始围攻洛阳。当时,更始皇帝刘玄的司马朱金枪守卫洛阳。他是杀害刘演的主谋之一。他拼命防守。万修诸将围城几个月都没有击败洛阳。后来,朱金枪在岑彭的劝说下投降,汉军进入洛阳。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改封万修为槐里侯。
病故南阳
公元26年8月(建武二年),万修、吴汉、耿、景丹、冯异、陈军、坚潭等将军随刘秀北击败五校流民军,一举迫降五校流民军5万余人。但就在这时,南方传来急报:南阳县后面“着火”。
原来南阳县封乡县人董欣乘汉军主力北上时,聚众作乱,抓住南阳太守刘庚,据城反叛。复阳县人许邯也起兵于杏聚,以声援董欣。刘秀得到南线警报,急令司马吴汉为主将,扬化将军坚潭、右将军万秀为副将,带领汉军主力10多万人向南转,帮助南阳平叛。汉军南下后迅速攻占万城,董欣被迫带领残部逃回堵乡。然而,一个好的局面被汉军败坏的军纪破坏了。因为汉军平定南阳后烧杀奸淫,大发横财,人民哭泣,痛苦万分。刘秀手下的破虏将军邓奉刚从洛阳回到新野探亲。他愤怒地举兵造反。汉军被邓奉、董欣、徐邯等三部分分成不连续的几部分。楚黎王秦丰,盘踞在黎丘,与邓奉形成联盟,率军大举北上,与邓奉一起对吴汉所部形成南北攻势。吴汉率军东逃,宛城被邓奉围困,孤立无助。就在这种情况极其危急的时候,万修病了,死在了军队里。
东汉中兴将领万修简介:先后被封为造义侯、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