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晋文侯:晋国第11位国君,为东周初年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晋文侯叔晋战叔篡夺君位,晋文侯逃往其他诸侯国避难。晋文侯在公元前781年用武力夺回君位。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他协助周平王东迁,杀死周携王,为东周初年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周平王的依赖。晋文侯于公元前746年去世,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晋文侯死后,其子伯继位为晋昭侯。

人物生平

取名为仇

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的女儿。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娶姜为妻。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当时姜怀孕了。晋穆侯接到周宣王的命令,要求他带领军队与王一起征服条戎。没想到晋军惨败归来。晋穆侯深以此战为耻,恰逢此时姜氏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晋穆侯便为儿子取名为“仇”,并立其为王子,以示不忘条戎之耻。

[img]131725[/img]

夺回君位

晋穆侯二十七年(公元前785年)去世。根据礼制,晋穆侯去世后,应该是王子的仇恨。没想到晋穆侯的弟弟大叔篡位成为国君,历史上被称为晋大叔。王子的仇恨不得不逃到其他诸侯国去避难。晋大叔四年(公元前781年),王子带领徒弟攻击晋大叔,夺取王位,是晋大臣。

文侯勤王

当时,西周王朝处于动荡之中,荒淫无道的周幽王抛弃了太子姬宜臼,改立了赞美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姬宜臼逃到申国,投奔外祖父申国君申侯。晋文侯十年(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共同攻下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周幽王和姬伯服。后来诸侯们以姬宜臼为王,为周平王。此时,周幽王的余党郭石父又拥有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余臣(据说是周幽王的兄弟),历史上被称为周携王。周平王和周携王各自称王,周朝两王并立。

经过几次战争,镐京已经破碎,周王室不能再在关中立都,于是周平王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但此时王室实力太弱,无法独自完成迁都。在这个关键时刻,晋文侯与郑武公、秦襄公共同努力,守护周平王完成东迁。

晋文侯二十一年(公元前760年),晋文侯杀死了周携王,结束了周王室十年的二王并立,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历史上被称为“文侯勤王”。

[img]131726[/img]

辅佐天子

像周初的周公旦一样,晋文侯大展匡扶周室之雄风,成为重建周朝的功臣。为了奖励晋文侯的功绩,周平王写了一篇文章《文侯的命》,并给了晋文侯“一条绳子;童弓一张,童矢一百,卢弓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称赞晋文侯是一个促使他安于王位的人,鼓励晋文侯像周文王和周武王那样全心全意地协助王室,继承祖先的美德,治理自己的国家。只有三个人能在晋国史上得到周王的奖励,一个是唐叔虞,另一个是晋文侯,另一个是晋文公。所以《国语》有评论说:“晋文侯于是定天子”, 是晋文侯决定了周平王的命运,因此他也获得了协助天子、代王征伐的大权。 后来晋文侯在汾水流域扩张晋国疆土,得到周平王的认可。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去世,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晋文侯死后,他的儿子伯继位为晋昭侯。


晋文侯:晋国第11位国君,为东周初年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晋文侯:晋国第11位国君,为东周初年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

  • 晋文公在哪场战役时称霸?之前都经历了那些磨难
  •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

  • 赵衰和赵夙是何种关系?赵衰对晋国有何贡献
  • 赵衰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辅佐晋文公成为一方的霸主,是当时五大贤士之一。赵衰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时,便一直跟随在他...

  • 晋悼公中大彩 :大臣杀君后拥立的晋国偏远宗亲
  • 晋国在公元前575年击败楚军时,已经是晋公了。 从胜利战争中回来的晋立公的自信心开始扩大,看着他的医生已经很不愉快了。...

  • 春秋时期,两位王侯互相PK 楚王好细腰,晋君好女宠
  • 楚王好腰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晋平公好女宠的人却知之甚少。在春秋历史上,这两位王侯一南一北地互相PK。你好,我的好女宠,...

  • 晋献公曾是一代英明霸主 为何晚年时如此昏庸?
  • 一点号趣味微历史2016.8.6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自晋献公以来,一直有诸侯霸主出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城濮之战中大败楚...

  • 西晋名将王濬与王浑 攻打东吴时在三山矶结怨
  • 刘禹锡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其实,当年同时挥军东吴的王浑原本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