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和九子夺权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也有很多儿子。为什么没有“九子夺权”?
综上所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朝代,乾隆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最能玩弄皇权的朝代。想想看,乾隆60年来,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权被推向了顶峰。夺权怎么会发生?
皇权集中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历代(清代除外),虽然皇帝名义上权力最大,皇权最高,但实际上下面有宰相、内阁等机构分权,让皇帝更容易;第二,避免皇权过于集中,皇帝独断专横。你看,历史上所有的圣英主人都不是为所欲为的;第三,权力体系在不断完善。
然而,到了清朝,情况就不同了。清兵入主中原,信心不大。如果不是李自成和吴三桂,清朝可能什么都没发生。清朝入关以来,非常重视权力的控制。从朝廷官员的任命到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应该从思想文化上统治中国。
[img]129407[/img]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集中皇权。皇帝什么都有最终决定权。恐怕只有所谓的祖先家法才能在名义上限制皇帝。
清朝自顺治入关,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该剃头的也剃了,文人不敢胡说八道。思想文化控制基本完善。此外,这两位皇帝也有能力。至少从表面上看,国家繁荣富强,人民融合团结,皇权逐渐被皇帝掌握。
当他到达乾隆手中时,他不让他玩吗?他站在父亲和祖先的肩膀上,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玩权力,打击朋友和党。有一段时间,清朝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谁敢说皇帝错了?
乾隆手中的皇权达到了顶峰。
先进的立储制度
乾隆他爹雍正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冠的参与者和获胜者。他知道权力的诱惑有多强烈,他的儿子们为了权力会做些什么。从痛苦中吸取教训的雍正帝发明了一个非常先进的储蓄制度——秘密储蓄制度——国家的未来,这一切都落后于正大光明的匾额。
在中国历史上,它一直是皇帝和长子的继承制度。这一制度的缺点是,自出生以来,你就注定要有资格继承王位,所以其他人一定会觉得你也有能力。为什么你早出生两年就成为皇帝?我拒绝接受。相反,它导致了许多血案。相比之下,秘密存储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我不会告诉你谁有资格继承王位,想成为皇帝,对吧?在我死之前,你们都有机会表现得很好。
因此,雍正到乾隆的权力交接非常稳定,几乎没有波澜。
[img]129408[/img]
乾隆传给嘉庆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权力交接,似乎没有交接。
首先,乾隆传给嘉庆。严格来说,它不是秘密储存的。乾隆死前就传位了,但本质上还是秘密储存的。乾隆没有立王子,也没有明确说明谁将来会继承王位。
这里必须多说,这种传位方式不是乾隆想要的。因为他对先皇后的爱,他想把长子当成王子。他只后悔长子生命短暂,没有福气。他爱他,喜欢五哥永琪,后悔五哥和小燕子..哦不,五哥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后来乾隆再也不确定或者喜欢一个王子了,自然也不会建立继承人。
第二,因为皇权太集中,王子们每天都在颤抖,如深渊,如履薄冰。谁敢有点歪心思?英明神武的父亲和皇帝每分钟都要你的头。两个王子,一个大哥哥,一个三哥哥,在夫差皇后的葬礼上哭得不起来,所以他们很早就被排除在继承名单之外。后来,他们太害怕了,老板直接吓死了。
@ 据说这次权力交接太稳定了,好像没有交接。乾隆传位后,名义上是太上皇帝,实际上掌握了皇权。嘉庆皇帝在前三年非常懦弱。作为名义上的皇帝,他必须先向父亲请示琐碎的事情。
[img]129409[/img]
其他原因
还有很多小原因,这也与权力的顺利交接有关。
1、乾隆太能活了。中国历史上能活80岁的皇帝,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只有5位,其中南梁萧衍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另一个是乾隆,88岁。他是长寿皇帝中寿命最长的。结果,王子们都死了。
2、乾隆王子不多。康熙有24个王子和17个乾隆王子。他们在王子上没有超过祖父。他们一直是这位完美的老人的遗憾。更重要的是,这些王子被杀了,因为他们能活得太多,能力很强。他们留下的很平庸。
3、王子资格平庸,除了死和太小,到乾隆禅,真正合格的继承人只有四个,一个是瘸子,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永燕的弟弟,永燕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传给弟弟不给弟弟这不能说过去,弟弟永林本身也不成功。
没办法。矮子选将军,乾隆禅位永燕,后来嘉庆皇帝。永燕听话、懂事、孝顺,是乾隆看中他的优点,但他的能力相对平庸。如果他把它放在和平时期,他将成为一个守成之主。他只后悔自己的出生不合时宜。乾隆留下的繁荣时代背后充满了内忧外患。
[img]129410[/img]
你看,集中的皇权,先进的继承制度,加上各种小原因,导致乾隆禅宗的平稳,没有波澜,就像没有发生一样。
乾隆也有这么多儿子 为什么乾隆晚年没有九子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