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清代道光的读者会给你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往下看~道光有什么特别之处?乾隆和嘉庆为什么认定他是继承人?
乾隆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但他曾承诺,如果他有幸在位60年,他将正式退位。这是乾隆一生中最受尊敬的人,也就是他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61年,乾隆认为他不能超过祖父。
乾隆本人没想到他会有这么长的寿命。在位60年后,他只能遵守退位的承诺,将王位传给十五子永燕,即嘉庆皇帝。然而,尽管他退位了,乾隆并没有释放他的权力。在他成为太上皇帝的日子里,他仍然管理着一切,包括嘉庆后的继承人。
众所周知,乾隆没有其他合适的候选人传给嘉庆。乾隆三十八年,他通过秘密储存将嘉庆建立为继承人。当时乾隆63岁。他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以他不得不尽快解决储存问题。
可以说,乾隆对立储感到遗憾。即使他已经传给嘉庆,他仍然关心下一代继承人。为了弥补遗憾,乾隆亲自培养了皇孙,嘉庆的长子爱新觉罗·绵宁是他喜欢的幸运儿。
乾隆四十七年,绵宁出生在紫禁城吉芳殿。他的生母是嘉庆福晋喜塔腊,所以他是嘉庆皇帝的长子,地位非同寻常。这时,乾隆72岁。因为他知道永燕是他的继承人,永燕长子的出生让乾隆很高兴。
之后,乾隆尽最大努力开始培养绵宁。例如,当他6岁时,乾隆邀请了著名的老师来培养他,并按照皇帝的标准进行培训。因此,绵宁7岁可以穿杨100步,9岁跟随祖父狩猎,成功射中梅花鹿,乾隆特别赠送黄色外套、花羽毛。
嘉庆元年,绵宁举行了一场大婚,娶了满洲黄旗布彦达莱的女儿牛。虽然表面上是嘉庆皇帝的婚姻,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牛是乾隆亲自挑选的孙子媳妇。可以看出,乾隆是绵宁将成为嘉庆的继承人。
[img]128557[/img]
不仅是乾隆,嘉庆本人也认定了绵宁。嘉庆四年,89岁的太上皇乾隆去世,嘉庆终于亲政了。他亲政后的第一时间,明里偷偷做了两件大事。从表面上看,他清算了贪官小沈阳,秘密地通过秘密存储将绵宁列为储君。
嘉庆13年,绵宁的直福晋牛虎禄去世。嘉庆立即为其选择了继福晋童佳氏,目的是让绵宁快速开枝散叶,以便将来继承王位。嘉庆死后,人们打开乾清宫的盒子,宣布绵宁为皇太子,成立时间是嘉庆四年。之后,绵宁在太和殿登基,改名为明宁,年号道光。
可以看出,无论是乾隆还是嘉庆,他们似乎都认为道光是唯一的继承人。虽然嘉庆没有多少儿子,但也有五个儿子。道光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乾隆和嘉庆都认为他是继承人?
[img]128558[/img]
其实乾隆认定道光的原因很简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都知道清朝直到嘉庆才继承王位,这导致了今天的人们认为清朝是“立贤不立法”。但事实并非如此。清朝的皇帝不想建立自己的儿子,而是没有机会。
从努尔哈赤开始,他的两个儿子,楚英和戴山,一个因为错误而被处决,另一个因为错误而被努尔哈赤放弃。关键是,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前,他没有指定继承人。作为他的儿子,戴山选择建立他的弟弟皇太极。
皇太极更糟。他根本没有儿子。他的妻子孝顺文皇后生了三个女儿。顺治皇帝也没有儿子。他的第一任皇后被废除,第二任皇后不受宠爱,也没有机会为他生孩子。
然后是康熙。他一直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儿子尹仁。不幸的是,尹仁失败了,最终让他失望了。康熙只有这样一个儿子。他别无选择。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把自己的位置传给雍正。
雍正的妻子孝敬宪皇后,为他生了一个合法的儿子洪辉,但洪辉在7岁时就去世了,所以轮到乾隆继位了。乾隆决心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但他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的妻子孝贤纯皇后生的两个合法的儿子,永琏和永聪,相继去世。他还有一个合法的儿子,那就是他继承的永陵,但后来他失宠了,永陵被冷落了。更重要的是,乾隆从未活过。
事实证明,并不是清朝皇帝平等对待自己的儿子和普通儿子,而是出于各种原因,直到嘉庆,他们才继承王位。正因为如此,乾隆才会非常重视绵宁。他非常希望他的儿子能在绵宁继承王位。
其次,在乾隆的精心培养下,道光确实是当时与其他兄弟或堂兄弟相比最合适的。@ 乾隆心里清楚,他会传给嘉庆,要培养下一代继承人,也只能培养嘉庆的儿子,那么当时嘉庆的儿子是谁呢?
嘉庆的长子是普通人,还没来得及命名就死了。第二个儿子是绵宁,但绵宁是合法的,地位不同。嘉庆的第三个儿子绵凯和第四个儿子绵新都是孝和瑞皇后出生的。孝和瑞皇后是嘉庆的后裔,她的孩子自然无法与绵宁相比。
此外,绵恺出生于乾隆60年,绵忻出生于嘉庆10年。换句话说,当乾隆崩溃时,绵恺只有4岁。首先,他根本无法与绵宁竞争,其次,乾隆没有时间培养它。
至于绵忻,他连祖父乾隆的脸都没见过,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嘉庆已经秘密设立了储备,并将绵宁列为储君。同样,嘉庆的第五个儿子绵愉也是嘉庆19年出生的,一点竞争力都没有。
@ 一方面,乾隆只选择嘉庆的儿子来培养,另一方面,只有绵宁更适合嘉庆的儿子。此外,乾隆培养后,绵宁确实表现出色。仅仅9岁的狩猎就足以让乾隆满意。
[img]128559[/img]
在分析了乾隆为什么属于道光之后,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嘉庆也不是绵宁而不立,同样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嘉庆即位之初,他根本无法掌握权力。他不能违背乾隆的意愿。由于乾隆一大早就认定绵宁,并尽力培养他这么长时间,嘉庆即位后,自然会将绵宁立为储君。
第二,虽然嘉庆已经建立了储备,但他可以随时改变主意。直到@ 嘉庆也没有改变圣旨,这表明绵宁对他很满意。例如,在嘉庆18年,当天理教徒闯入紫禁城时,绵宁手里拿着鸟枪,当众杀死了两名叛徒。嘉庆很高兴,特别授予绵宁为和智之王,甚至连绵宁的枪也被命名为“强大”。
这就像九州清晏着火一样。皇五子永琪把乾隆从火中带了出来,使乾隆更加认可永琪。不幸的是,永琪英年早逝,错过了继承王位的机会。现在绵宁的表现相当于保护嘉庆。因此,嘉庆称赞他“忠孝兼备”。他真的是他父亲的好孩子。
[img]128560[/img]
@ 无论道光成为皇帝后的成就如何,只有他在选择继承人时才有点出色。无论如何,道光终于实现了清朝继承王位的情况。换句话说,道光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自己的儿子。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清代通史》
乾隆和嘉庆都认定道光是继承人 道光有什么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