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战是明朝历史上皇帝与藩王之间的第一场内战。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能会受到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好皇帝,曾经培养过一位优秀的储君朱彪,为他做好了一切准备。但不幸的是,朱彪的生活太不幸了,他在朱元璋之前就去世了。因此,继承人的选择成为朱元璋最无助的事情。最后,他选择了朱云文。
[img]127369[/img]
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罕见的事情。朱元璋直接越过儿子,把王位传给孙子。这样的决定也给明朝带来了灾难。朱元璋的儿子朱迪终于造反成功,而朱云文则下落不明。
对于朱迪和朱允炆的战争来说,朱迪虽然能力出众,但并不一定完全有胜利的把握。朱允炆手里还有很多帮手,朱迪最怕的人包括穆生。但没人想到的是,穆生最终没有帮助朱允炆。
穆英是朱元璋的义子。这个人和朱标有着相同的感情,甚至比朱迪和其他兄弟更有关系。正是这种感觉,朱标死后,穆英吐血了。穆英死后,穆生继承了父亲的工作,成为了守卫云南的穆家军首领。
沐盛在南京长大,深受朱元璋喜爱,与建文帝朱允炆的关系也很好(明史):“盛,字景茂,少庄重,寡言笑,喜欢读书。太祖爱之。历官后军左都督。建文元年嗣侯。
1399年,在朱迪发动靖难之战之前,穆生继承了父亲的头衔,来到云南平定叛乱。此时,穆生的权力并不小,领导着一支30万军队。因此,当“靖难之战”发生时,穆生想去勤王,但最终没有这样做,主要原因如下:
[img]127370[/img]
第一,
穆家军不仅属于穆盛本人,而且只是听从穆盛的命令。根据明朝的法律,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穆家军就不能轻易动员,甚至穆盛也不能。
第二,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朱迪和朱云文的斗争是明朝皇室的内部矛盾,没有胜负。穆生刚刚继承了穆家军,没有足够的威望。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帮助朱云文,你可能不会听他的。
@ 穆生去云南的目的是平淡无奇,这比帮助朱云文要重要得多。如果穆生在这个时候随意离开,最终导致灾难,所有的罪行都将归咎于他。
不难看出,每个人都忍不住,穆盛就是这样。虽然他和朱允炆关系很好,但他不能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靖难之战发生后,沐盛为何不支援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