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魏延的故事,蜀汉将军魏延宁愿被冤杀。他为什么不去曹魏?
[img]124024[/img]
蜀汉将军魏延被冤杀,但不是“宁愿”。至于魏延为什么不去曹魏?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魏延太忠诚。
占领汉中后,刘备让魏延驻守汉中,这让魏延非常感激刘备。
刘备曾问魏延,曹魏一旦进入汉中,你打算怎么办?
魏延说:如果曹操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王挡住他,如果是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王吞并他。
刘备听后很满意,大臣们也称赞魏延的英雄。
刘备死后,魏延想报答刘备的恩情,坚持北伐,完成刘备未完成的事业。
@ 尽管魏延平时受到诸葛亮的不公平对待,但魏延从未想过离开蜀汉,投奔曹魏。
二、魏延太自信。
诸葛亮死后,魏延认为唯一能继承先主遗志的人是魏延。
诸葛亮去世前,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所谓五虎上将相继去世。
魏延很自信,五虎上将不在了,他魏延是军事上最有发言权、最有实力的。
魏延自信地认为,诸葛亮去世,北伐大旗,就该他魏延扛起来,也只有他魏延才能扛起来。
因此,诸葛亮死后,魏延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而是觉得机会来了。
在诸葛亮之后,魏延将率兵北伐,完成先主意志,此时,魏延也没有离开蜀汉,投奔曹魏的意识。
三、魏延太傻帽。
[img]124025[/img]
魏延被冤杀,是魏延太傻了!
魏延太傻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魏延太傻了,没有意识到诸葛亮会算计他。
诸葛亮死前,召开了前线紧急会议。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三人参加了会议,这三人都是诸葛亮的亲信。
诸葛亮对这三个人说:“他死后,军队撤退,让魏延断后,姜维在魏延面前。如果魏延不执行,军队将自行出发。”
事实上,诸葛亮的临终安排准备抛弃魏延。
第二,魏延太傻了,没有意识到费祎会算计他。
大军出发前,长史杨仪安排司马费祎到魏延询问消息。
魏延对费祎的到来非常兴奋。
魏延与费祎商量,两人联合发布命令,命令大军继续北伐。
费毅同意了,并提出了一个建议:“让我先做杨毅的工作。杨毅不懂得指挥战争,应该同意将军的计划。”
费祎一出营门,策马而去,魏延方知上当。
@ 魏延太傻了,没有意识到朝廷官员也怀疑他。
魏延无路可走时,向朝廷奏折,揭露杨仪投敌叛国。
杨毅还迅速向朝廷奏折,揭露魏延投敌叛国。
后主刘禅问身边的人:“这两个人互相指责对方投敌叛国,到底相信谁?”
董允对蒋婉说:“杨仪应该相信,杨仪不会投敌叛国,魏延应该投敌叛国。”
在诸葛亮的亲信中,董允和蒋琏自然会帮助杨仪说话。
最后,杨仪安排马岱杀了魏延。
@ 魏延之死是因为忠诚和自信。如果魏延能像杨仪一样奉承主人,他可能不会被冤枉!
为什么魏延宁愿被杀也不愿意投降曹魏 魏延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