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优雅,善于安抚人民。太安五年来,被授予北京国王称号,担任侍中、南方将军、长安镇将军,治理秦雍地区,威望共存。作为一名中都官员,他被称为监狱。文献皇帝拓跋弘计划禅宗位于拓跋子的推动下,并受到大臣的强烈建议,因此孝顺文帝元宏。太和元年(477年),作为侍中、开府、青州刺史,途中死亡, 谥号为康。
[img]123768[/img]
人物生平
京兆王拓跋子推,景穆皇帝拓跋晃子推。太安五年来,封京兆王,拜侍中、征南将军、长安镇都将。性格优雅,善于绥接。秦雍之人,服其威利。入为中都大官,以察狱闻名。显祖(拓跋弘)把禅推给子推,用大臣的建议传给高祖。高祖(元宏)即位,拜侍中、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未至,在道上死亡。
[img]123769[/img]
轶事典故
拓跋子推“性安静优雅,善于绥接”,“监狱有名”,但模棱两可,看不出自己的思想倾向。除了“高祖(元宏)冲幼”,为什么献文帝拓跋弘要把皇位禅给他?而且,他一定和文明太后冯的同龄人发生了冲突。后来,他在太和元年(477年)死于侍中、青州刺史等。如果他在位六年,恐怕很难有大的成就。
拓跋子推:景穆帝拓跋第三子,有哪些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