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元干:献文帝拓跋弘第三子,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太和六年(482年),封爵河南郡王,加卫将军、侍中、中都大官,迁车骑将军、官部尚书,出为豫州刺史。驱车迁都洛阳后,拜冀州刺史,封爵赵郡王,转特进,司州牧。贪婪,不遵守法律,被御史中尉李彪所劾,免官还第。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去世,年仅三十一岁。他的头衔是灵魂,埋葬了长陵。

[img]123704[/img]

人物生平

赵郡王元干,字思直。太和九年,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除侍中、中都大官。寻教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领吏部尚书。拜使持节,都督南豫营东荆三州军事,征南将军,开府,豫州刺史。并驾驶南伐,以元干为使持节,骑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给铜虎符十,别给诗书。高祖深爱诸弟,以元干总戎告别,告诫他:“司空穆亮年器可师,散骑常侍卢渊才能查访,汝其师之。"寻以萧泽死,班师。

高祖迁洛阳,改封赵郡王,除都督冀定颍三州军事、征东将军、冀州刺史外,开府如故,赐杂物500段,密赐黄金十斤。高祖孝文帝亲饯于郊区,诏元干说:“夫刑狱之理,先哲所难,既有邦国,得不自励。汝,我的弟弟,十修厥德,光宗有魏,深思远图,如临深履薄。若依靠亲重,不务世政,国有常宪,方增悲感。"高祖诏以李平为长史,唐茂为司马,卢尚之为参军咨询。李平等劝诫,元干殊不纳言。州表斩盗马人,于律过重,尚书以元干初来,纵而不劾。诏书说:“夫刑以节人为本,罪必无滥,因此刑罚不中,民无所措。若以威杀为良,则应泛通众牧。苟须有禁,何必不稽之正典?还有法令条宪,不听新君加杀之文;仪式的旧章,不必始临专威之美。尚书曲阿真意,实伤皇度。治理干暗,律外重刑,可推闻。后转特进,司州牧。

开车南讨,诏元干都督中外军事,鼓吹一部,甲士300人,进出殿门。元干贪婪不遵法,皇史中尉李彪将予以纠劾。会见元干于尚书省下舍,因屏幕左右而称之为“殿下,比有风闻,即想起弹,怕损圣明委托的目的,若改往修,彪当不言;脱不了,夕闻旦发。而元干悠然不以为意,李彪是表弹之。高祖省之怨,诏干与北海王元详,与王子元勋同行。此时,元详细得朝见,元干不蒙引接。密令左右察其意色,知无忧悔,是亲数其过,杖之一百,免居官,以王还第。

太和二十三年去世,年三十一,给东园秘器,收敛十五,赠送三千件丝绸,死后称灵王,陪葬长陵。

[img]123705[/img]

轶事典故

生母去世后,高祖诏说:太妃韩氏去世,情以悲痛。太妃先朝之世,位拟九妃,豫班上族,生我同气。念这孤稚,却用感情。明当临时临哭,可以赤外备办。送侍御史假期监护丧事,送彩800匹。诏曰:季世多务,情缘理夺。干既居要任,全衡是荷,怎么能容遂其私志,致旷所司?可遣黄门郎敦诏,令勉从王事,我寻当相见。


元干:献文帝拓跋弘第三子,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元干:献文帝拓跋弘第三子,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

  • 诸葛亮在北魏名士眼中:在军事战略上经常采取下一个策略
  • 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经学家、历史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崔浩。他出生在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先为官,父亲崔...

  • 慕容永简介 慕容部首领慕容
  • 慕容永(?―394年),字叔明,鲜卑人,慕容部首领慕容的弟弟慕容运的孙子(据说是他的儿子),16国时期西燕君主,386-394年执政...

  • 北魏献文帝死亡之谜:与一个最好的女人脱不掉关系
  •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女性之一,她们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她开阔的胸...

  • 为什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妻子气死?孝文帝之死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怎么死的?中国是世界上皇帝最丰富的国家。皇帝与普通人不同。有些人饿死了,有些人吃错了药,有些人被妻...

  • 高欢简介 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高兴生活
  •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调侃(今河北省景县南部)。北朝东魏权臣。因祖违法,移居怀朔镇(今内...

  • 北魏兰陵公主的悲剧生活:结局被徐殴打致死
  • 历史书记载的兰陵公主有三位,讲述了南北朝出生的兰陵公主的故事。 兰陵公主是南北朝北魏孝文帝的女儿,北魏宣武帝的姐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