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迅出生于太和六年(482年)。太和七年(483年),生母林氏按照北魏惯例(子贵母死)去世,由曾祖母冯太后抚养。太和十七年(493年),被列为皇太子。孝文帝征服南齐时期,奉命留守洛阳。肥胖,不喜欢河南的酷暑,经常穿胡服。太和二十年(496年)逃回平城,得到反对汉化的守旧贵族的支持,图谋变乱,以罪废为平民,囚禁在河阳,衣食无忧。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元勋被判刑,年仅十五岁。
人物生平
赐死母亲
元勋,字元道,出生于太和六年(482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长子,母亲是孝文贞皇后林氏。太和七年(483年),元勋的母亲林氏按照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被赐死 ,由曾祖母文明太后冯氏(冯太后)抚养照顾的元迅,经常把他带到身边。十年(486年),冯太后亲自给他取名为迅,字元道,于是大赦天下。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初五,孝文帝立元迅为皇太子。 在祖庙为元迅举行加冠仪式时,孝文帝驾临光极殿东堂,召元迅入见,教会了他加冠仪式的意义。太和二十年(496年),改字为宣道。
留守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曾命元勋前往旧都平城。孝文帝对他的言谈举止等礼仪逐一作了规定。当元勋来告别时,孝文帝说:“现在你不应该去平城,但冯熙太师在平城去世了。我在王位上,不能轻易为我的叔叔哀悼。我不得不让你代表我向我的叔叔表达你的悲伤,并崇拜你母亲的陵墓,以尽我儿子的孝心。当你到达那里,完成太师后,你应该去祭拜祖先的陵墓。祭拜结束后,你的祖先南安王拓跋祯可以去问候一下。在路上,你应该复习学习经籍,回到洛阳的那天亲自来看我。此后,孝文帝每年出征出游时,元勋经常留在洛阳,主持宗庙祭祀仪式。
[img]123482[/img]
废为平民
元勋不喜欢读书学习。他又高又胖。他不习惯黄河洛阳的炎热气候,经常想念北方。元迅多次苦言相劝,元迅对他深表怨恨。孝文帝前往嵩山,元勋留守金永城,在西掖门与左右侍从密谋,打算征服牧马轻骑回平城,于是亲手在宫中杀死高道悦。领军元彦严格防范了守城门,直到当晚情况才平静下来。第二天早上,尚书陆秀把这件事迅速报告给了南去蒿山路上的孝文帝。孝文帝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震惊和遗憾。他严格遵守秘密,按计划到达汴口,然后回到首都。召见元迅,数数他的罪行,与咸阳王元禧等亲自动手杖指责元迅,自己打完,便让元禧接着打,打了一百多次,命人扶拖而出。元勋被打得躺了一个多月才起床,并被囚禁在城西别馆。孝文帝在清徽堂召见群臣,商议废太子元勋。司空、太子傅穆亮、尚书仆射、少保李冲一起脱帽磕头向孝文帝请罪。孝文帝说:“你们为自己自责,我商量的是国家大事。古人说‘大义灭亲’。“现在元迅要违抗父亲背叛皇帝,打算占领恒和朔二州。世界上没有一个没有父亲的国家。元迅隐藏了这样的灾难,并实施了它。今天,如果这个男孩不被排除在外,这将给这个国家留下巨大的灾难。如果我死了,恐怕我会重复西晋永嘉的混乱。太和二十年(496年)十二月,孝文帝废元迅为平民 [7] ,把他放在河阳,派兵看守监视,衣食住行等供应方面,只能让元迅免受饥寒。元迅身处困境,颇为遗憾,而且有悔改之意,坚持念佛经,顶礼膜拜,真诚向善。
娶二侧室
一开始,孝文帝想娶司徒冯诞的长女为妻,冯诞的女儿还年轻,只好等长大了再结婚。于是先娶了彭城刘长文、荥阳郑懿的女儿为侧室,当时元迅才十三四岁。孝文帝划船天渊池,对郭佐、崔光、宋牟等人说:“人生要顺其自然,不能整天读书。我想让元迅早上出来学习经传,晚饭后回宫,下午出来,黄昏结束。你怎么想呢崔光说:“孔子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传说:"昼以访事,夜以安身。“王子很年轻,是学习和进步的时候了。他不应该在白天放弃书籍,贪婪于后宫的娱乐,这不利于王子年轻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一生的健康长寿。孝文帝认为崔光的话很有道理,就不让元迅白天进后宫。
[img]123483[/img]
孝文赐死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孝文帝前往故都平城,路过长安。中尉李彪趁机向孝文帝秘密报告,告知元勋仍与左右秘密谋反叛。孝文帝在长安命中书侍郎邢岚和咸阳王元禧,带着诏书和毒酒前往河阳,并将元勋送死。元勋去世时才十五岁。尸体只埋在河阳城,只埋在普通的衣服和粗木棺材里。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冬天,御史台命令史龙文观犯法判处死刑。为了减刑,他告诉廷尉,元勋被命令自杀前,他亲自给孝文帝写了一封投诉信,被中尉李彪和侍御史贾尚拘留。因此,贾尚被廷尉逮捕。当时,李彪闲着住在家里,孝文帝开车到叶城,尚书上疏要求逮捕李彪到洛阳,但碰巧遇到了大赦,所以没有调查。贾尚出狱后,突然病重,几天后就去世了。
元勋:孝文帝元宏长子,他为何被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