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导(511-554年),字菩萨,代郡武川(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鲜卑族。西魏大臣,十二大将军之一,太师宇文泰侄子,邵惠公宇文浩次子。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宇文导演英雄、善良、善良,深受叔叔宇文泰的喜爱,封饶阳县侯,冠军将军,大统第一年(535年),戴着南阳王元宝火炬,建立西魏政权,授予节日、散骑、骑将军、左光禄医生。他多次取得成就,曾任华州刺史、侍中、将军、张武县公。大统16年(550年),崇拜将军,被列为“西魏十二将军”。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于文导去世,享年44岁。他追求尚书令和秦州刺史,他的头衔是孝道。天河五年(570年),获得太师、柱国、陈国公奖。
人物生平
因功封侯
年轻时,宇文导英雄豪迈,仁义慈惠,叔叔宇文泰非常爱他。起初,同叔们一起在葛荣军。葛荣失败后,迁居晋阳。建明元年(530年),宇文泰跟随何拔岳进入函谷关,宇文导跟随宇文泰西,经常参加战斗。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陈悦暗通高欢,杀死贺拔岳,宇文泰被众将推为统帅,随后讨伐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仇。宇文泰任命宇文导为都督,守卫原州。侯莫陈悦被打败,离开旧关向北逃跑,宇文率领骑兵追赶,在牵屯山追赶侯莫陈悦,杀死他,传达他的首级首都。因有功被封为饶阳县侯,食邑500户,被任命为冠军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衔。
[img]122879[/img]
大败高欢
大统元年(535年),西魏文帝元宝炬登基,建立西魏政权。宇文导演以皇帝为荣,晋封公爵,食城增加500户,任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骑将军、左光禄博士。当时宇文泰的诸子都很年轻,尤其依靠侄子宇文导、宇文护、侄子贺兰祥、尉迟截、尉迟纲,把他们当心腹,努力培养。宇文泰东征东魏三年(537年),宇文导入朝宿卫,任领军将军、大都督。东魏高欢渡过黄河,侵犯了冯毅。宇文泰从洪农领导进入函谷关。宇文导演在沙苑与宇文泰会面,与高欢作战,打败了高欢。升任仪同三司。
擒杀叛军
大统四年(538年),西魏文帝东征东魏,留下宇文为华州刺史。当时关中兵少,东魏将赵青雀、于伏德、慕容思庆等叛乱。宇文导演带领部属从华州进攻,活捉伏德,杀死慕容思庆。屯兵渭桥,与宇文泰会师。叛乱平定后,晋爵章武郡公,食邑增至2000户。不久,加侍中、开府、将军、王子少保等衔。大统九年(543年),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降临。宇文泰率领诸将协助太子元钦东征,任命宇文为大都督和华、东雍二州军事代理华州刺史。宇文训练军队,善于防守。大军在莽山战役中失利,东魏军追到稠桑,得知关中已有防备,才退兵。大统十三年(547年),侯景举来到黄河以南归附,派使者求助。朝廷议论准备答应,旨在征求陇右大都督独孤信东下,让宇文导代独孤信任陇右大都督、秦南等十五州的军事和秦州刺史。
[img]122880[/img]
民拥朝重
大统十六年(五五十年),高欢之子文宣帝高洋称帝,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宇文泰征集西魏在关中的军队来讨伐北齐,西魏文帝派齐王元廓代替宇文导镇守陇右,调宇文导回朝。授予将军、大都督、三雍二华等二十三州军事,屯兵咸阳。与当时的广平王元赞、淮王元育、齐王元廓、平原县公侯莫陈顺、高阳县公达奚武、阳平县公李远、范阳县公豆卢宁、化正县公宇文贵、博陵县公贺兰祥、陈留县公杨忠、武威县公王雄、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西魏军队回来后,宇文导回陇右继续守卫。
宇文导慷慨大方,善于安抚和控制下属。任何被他接待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力。遇到麻烦时要小心,要小心。他经常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每次宇文泰出去,宇文导总是留下来,深受官员和人民的支持。因此,朝廷重视他。在西魏皇帝的第一年(554年)12月,宇文导在上营去世,享年44岁。
万人哭祭
玉文导死后,西魏恭帝派侍中、渔阳王元绳监督丧事。追求原官职,赠送尚书令,秦州刺史,死后孝道。朝廷认为宇文导安抚西部蛮族,威望很高,善良广泛。他想让他永远守卫龙山以西,表彰自己的功德,就把他埋在上营城西部的无疆原。一万多人参加了汉族和蛮族的葬礼,沿途设祭,田野里哭着说:“我君抛弃我们了吗?“老幼相继,背土成坟,高50多英尺,周长80多步。在政府劝阻之后,人们流泪告别了。大多数人都这样感激他。天和五年(570年),又追宇文导为太师、柱国、国公。
宇文导:邵惠公宇文浩次子,英雄豪迈,仁义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