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政治
强化皇权
康熙亲政后,开始强化皇权。一方面,他勤于政务,举行御门听政;另一方面,他在康熙十六年(1679年)设立了南书房,“选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 [38] ,并使之草拟圣旨,与闻机要,待遇十分优惠。高士奇、陈廷敬、李光地、张廷玉、朱一尊、王士珍、徐乾学、王鸿绪、查慎行、胡渭、熊赐履、方苞等大量汉族士大夫相继进入南书房。南书房的建立一方面笼络了汉族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康熙更多的汉族文化。最重要的是削弱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外国内阁的权力,加强皇权。
[img]121871[/img]
颁布圣谕
康熙九年(1670年),亲政一年的康熙皇帝,说“至治之世,不以法律为急,以教育为先。...盖法令暂时禁止,教育可持续。若徒靠法律,而教育不先,则舍本而务末。....我现在欲法古帝王尚德缓刑,化民成俗。因此,在顺治皇帝“六甲”的基础上,颁布了《圣甲十六条》,作为康熙的施政纲领,内容是“敦孝弟以重人伦,以昭雍穆为宗族,以利息与乡镇党争吵,以重农桑以足衣食,以节俭以珍惜金钱,以端士习,以崇正学习,以法律为榜样,以愚蠢为榜样,以厚风俗为榜样,以厚风俗为礼,以民志为本,以禁非为本,以利息诬告全善良,以避免逃避,以省钱、省钱、省钱、省钱、省钱、省钱。 。
治吏亲民
康熙亲政后,开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防止被臣下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数百次北京和蒙古巡逻。南怀仁记载,他“亲切地接近人民,试图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就像他在北京的惯例一样,他命令警卫不要阻止人们接近。为了向臣民展示祖先传下来的朴素精神,他尽力撤回所有尊严的夸饰,让人民靠近。” 这一举动极大地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对永定河道进行改造。
康熙晚年勤劳,导致官员腐败,官员治理腐败。康熙49年(1710年),皇家历史上有64万多名官员参劾了家庭部门的堂官希福纳,涉及多达112名官员。康熙最终只革命了希福纳,而其他官员则勒限赔偿。
[img]121872[/img]
军事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皇帝撤藩,吴三桂起兵反清,其他二藩相继响应,最终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
康熙朝需要大量制造火器,以平定三藩之乱,抵御外来侵略。无论是大炮的规模、数量、类型、性能和制造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康熙朝中央政府生产的铜和铁炮有905种,其中一半以上由南怀仁设计和监督。就质量而言,其“精湛的工艺、美观的造型和坚固的炮体是后朝无法企及的”。
乌兰布通战后,康熙更加注重在战争中发挥火器的战斗力量,使火器营成为清军的新战斗。
康熙采纳了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指示郑降将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出兵攻克台湾省,郑克双降清,康熙第二年设立台湾省府。后来雍正帝称康熙为功绩,说:“台湾省……皇考圣略神威,进入地图。”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的政治和军事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