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真爱马皇后是一代贤后。虽然她住在深宫,但她从未改变过节俭的本质。那么她有多节俭呢?以下是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她经常劝丈夫:身处富贵,别忘了布衣。她经常警告子孙后代,当他们知道耕地的困难时,他们会变得富有和富有。她自己也很节俭,言行端正,堪称德行高尚的贤妻良母。
平时马皇后穿的是粗丝织的衣服,洗完再穿;穿了再洗。衣被破旧了,舍不得换。每次在宫里缝衣服,她都会把剩下的角落捡起来,拼成被褥,供严冬御寒,织工治丝。她不允许丢失任何乱七八糟的丝绸。此外,她还要织工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丝疙瘩织成次等丝绸,奖励公主和公主,并严肃地对他们说:“虽然是次等丝绸,但在民间还是很少见的。给你,让你知道蚕桑不容易。”
[img]120695[/img]
就饮食而言,马皇后从不特别注意,平时都是粗茶淡饭。遇到旱年,她和宫妃以素蔬为食,若凶年,便吃麦饭野汤。她还以节俭为原则,安排丈夫的生活。她认为,只有不“忘本”,皇帝才能努力工作。皇帝不仅要自奉简素,还要倡导人们节约储蓄,以免荒歉年的突然到来。由于马皇后的影响和劝说,朱元璋也从布衣开始,所以他可以注意节俭。明朝开国之初,所有的建筑设备都不能太华丽,所有的雕刻物品都被禁止。朱元璋还用马皇后的话警告臣下:“穿衣要想织女的勤劳,吃饭要想耕夫的辛劳。一切兴作都不能劳民伤财。”
马皇后还亲自带领公主公主刺绣纺织品。她经常警告公主公主,作为一个女性家庭,她应该勤奋地工作。她以身作则,经常缝旧衣服,做新衣服。虽然皇后的尊重,但她一直亲自负责丈夫的饮食,甚至亲自询问王子和孙子孙女的食物和衣服。
马皇后和朱元璋在一起30年了,无论是在动乱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富贵为“天下母”的和平繁荣时期,彼此始终有着真正的友谊。她不仅时刻关注政治,帮助丈夫治国安民,而且在生活中对朱元璋非常体贴,每天穿衣吃饭,她亲自服务。遇到丈夫心情不好的时候,她总是问长问短,细语相慰。朱元璋尊重信任她,充满深情。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痛哭流涕,命令设立普度大斋,亲自烧香悼念,再也没有登记过皇后。
作为母亲,马皇后对孩子以严为爱,她经常教育孩子戒骄戒纵。尤其是朱标王子,要求他善良友好,以便将来成为开明君主。以严为爱是马皇后对待孩子的原则。对于宁国公主、安庆公主等人,马皇后要求他们勤劳节俭,不能“无功受禄”。朱元璋还将兄子朱文正、姐子李文忠和定远孤儿穆英收养,马皇后也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儿子。后来马皇后病逝,被封为西平侯、晋升为将军的沐英来到灵前,哭到吐血,悲痛欲绝,可见他对义母的深厚感情。
马皇后作为“国母”,一直关心民间疾苦。公元1372年,春旱严重,秧苗无法入土,百姓忧心忡忡。马皇后非常焦虑,命令妃嫔公主和她一起吃麦饭和蔬菜,警告后宫节省食物和衣服,准备迎接荒年。一天晚上,下了一场春雨。第二天,她亲自去朝廷庆祝,高兴地对朱元璋说:“陛下妾事20年,知陛下的思念充满了爱人之心。朱元璋也感动地说:“皇后能同心忧勤,真是天下人民的洪福啊!”
[img]120696[/img]
1382年秋,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在重病期间,她知道自己很难康复,怕连累医生,坚决拒绝服药。临终告诉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劝,有始有终,愿子孙贤能,臣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言毕去世了。朱元璋放声哀哭,文武百官都泪流满面,就连边疆龙州(今四川江由)百粤也表示哀悼。九月,举行盛大的葬礼仪式,将马皇后葬在孝陵(今南京明孝陵),并将其命名为“孝慧皇后”。
公元1403年,成祖朱棣即位,将马皇后授予“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称号。
公元1538年,嘉靖皇帝又将马皇后奉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朱元璋的真爱马皇后一生有多勤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