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乌丸王氏,初为湘东王萧解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等职。既有智慧又有勇气,所经战阵,屡获胜,官至古骑将军,尚书令。梁大宝二年 (551年),拜大都督,带领军队讨伐兴兵作乱的降臣侯景,大获全胜,因功升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 (552年)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城,平定侯景之乱。
承盛四年,在北齐的威胁和引诱下,迎立北齐支持的贞阳侯萧渊明为皇帝,遭到陈霸先的反对。陈霸先起兵10万,攻入建康,将王僧辩擒杀。
历史评价
《梁书》:“自从侯景寇逆转以来,世祖据有上游,以全楚之兵委僧辩将率领。而克服困难,功也在焉,在乎策勋,在舞台上欣赏。尊帝以高祖贻厥之重,世祖继体之尊,吉渚宫沦覆,理得宝佐。和尚辩称当将军,义存伊霍,是受威胁的齐师,靠近平民。如果你想忠于你的丈夫,你为什么要忠于你的忠诚?树国之路亏损,谋生之计不足,自然歼灭,悲伤!”
张预:“孙子说:‘天地谁得?’僧辩因贼有星落龙而成功。还说:‘法律哪行?’僧辩虽然能杀贼,却无法守卫。还说:‘军扰者不会重。’僧辩可以根据胡床不动。”
[img]119475[/img]
孙元宴:“彼此英雄各有名,石头高卧拟争衡。当时可笑王僧辩,待欲将心托圣明。”
陈元靓:“侯景之乱,梁室几倾。复建业时,只有永宁。树威湘王,策定巴陵。乘风破浪,斩彼长鲸。”
黄道周:“僧辩为将,射不穿甲。意气凌人,擒刘自拔。侯景反时,奉命讨伐。子仙伪降,命军掩杀。郅州既定,建邺进发。风浪惊人,拜平一云。风景失去了石头,功绩已经显现出来。火烧兵掠,控制不了。最后,不能善达。”
后世地位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建议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64人,并为他们设庙,包括“梁太尉永宁郡公王僧辩”。 到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朝按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72位名将中也包括王僧辩。 王僧辩也在北宋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排名第一。
[img]119476[/img]
家庭成员
长子:王凯,承圣初,官到侍中。西魏攻打江陵, 萧艺派王凯督城军事。荆城失陷后,王凯和王林一起逃到北齐,被封为陵墓守卫。齐派王林守卫寿春,计划谋划江左。后来,陈朝平定淮南,杀了王林。王凯听说王林死了,就跑到县城南部,登上高冢号哭了起来。一阵悲伤后,他死了。
次子:王授曾担任隋灭陈之战的先锋,随后挖出陈霸先墓,将骨骼烧成灰烬,加水喝进肚子里。
三、王子,三卷,文集十。
后人如何评价王僧辩?他在后世的地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