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年间,吴王(李恪)府以明经第一名起家典签,担任营州户曹,突破突厥叛乱,迁往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迁往凉州都督、陇右节度使,在洪源谷战役中击败吐蕃,迁至金武卫将军。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安三年(703年)成为宰相。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复位,拜辅国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迁特进,尚书右仆射。迁中书令,京师留守,校官部尚书,进封宋国公。神龙二年(706年),拜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唐睿宗李旦复位,拜为特进、朔方道行军总管,防止突厥。景云二年,致仕回家。延和元年(712年),病逝,追赠荆州大都督,死后为忠。
[img]119400[/img]
人物评价
武则天:休静精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
刘昫:① 休靖尤精通边事练习,从介石西逾四镇,绵绵千里,山川要害,都能记住。② 王孝杰、唐休静、张仁愿、薛纳、王毅等,都是陶武干,急于立边功。然而,孝杰失去了重新获胜的机会,休静失去了余生。先输后赢,薛纳为此感到羞耻;停雪回风,王纳难以掩饰;仁愿操履,中不兼备。③ 唐、张、呆、善阵能师。一起服兵虏,不愁边境。
宋祁:① 休靖以儒者号知兵,自杰石超四镇,其间绵地数万里,山川夷坦,障塞之要,都能言之,故行师料敌未尝败。② 唐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也有虎臣为之牙距。到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猪然,可谓选值其才!夫宰相代天命物,化人神,只有德者宜之。若休靖,仁愿,用于丞相,非强所不能邪?根据功名之地,绰绰有余。③ 宰相文武兼者,当时称李靖、郭元振、唐休靖、刘仁愿。
王夫之:李日知、魏元忠、唐休静、韦安石是武氏之世,折酷官之威,斥宣淫之魂,制凶之顽,兴复之志,张挞伐之功,都自命为伟人,也是天下所属的望者。及其暮年,潦倒于韦氏淫昏之世,与宵小旅进退,尸三事之位,帮忙养活,危在旦夕,无异于鄙夫。
[img]119401[/img]
轶事典故
武则天曾在林德殿宴请吐蕃使臣论弥萨,唐休京也参加了宴会。在被武则天发现后,他回答说:“洪源战争期间,将军勇敢无敌。我想见他。”武则天非常高兴,所以他提拔和重用了唐休京。
与唐休静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