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迪和宁王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削藩,朱迪起兵造反。18个兄弟态度不同。为什么只有宁王帮他?
如果我们想解释一代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我们必须提到的是,朱棣起兵造反,发动了靖难之战。靖难之战后,建文帝被赶出南京,下落不明。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当朱棣起兵造反时,18个同样是藩王的兄弟对朱棣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但只有宁王愿意帮助。为什么?
01皇位候选人问题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占领大部分,彻底终结元代统治,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img]118995[/img]
朱元璋出身草根,同情人民的苦难生活。因此,他在位期间,朝廷严惩贪官污吏;经济上大搞屯田,新修水利,减税免税;文化大兴教育等。使明代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社会生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职”,不同于战争世界时只知打仗。现在当了皇帝,朱元璋不得不考虑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
起初,大王子朱彪因其冷静的性格和可靠的工作直接当选为皇太子。大王子自古以来就继承了王位。作为一种惯例,朱彪的其他兄弟不敢说任何话。就这样,朱元璋开始为朱彪建立太子党政权,帮助朱彪上位,巩固王位。
然而,人不如天。就在朱元璋认为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朱彪突然病得很重,死了。皇太子候选人再次失败,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
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最终选择跳过儿子,从孙子中选择朱云文为王子。朱元璋的选择在他的儿子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否则朱棣就不会反抗和夺取权力。然而,朱元璋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的权力,没有人敢在他活着的时候发表声明。
也许对朱元璋来说,他选择朱云文为皇太子,是朱云文为朱标之子。他亲自建立了朱标王子党的政权。如果他选择别人,他已经老了,恐怕他没有精力重建王子党的政权。
[img]118996[/img]
此外,对于朱元璋来说,明朝是由他自己建立起来的。只要明朝将来还属于朱家,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不会配得上他的祖先。
就这样,朱元璋死后,朱允文成功上位。然而,历史发展并没有像朱元璋的生前计划那样进行。朱允文上台后,立即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蠢事,使明朝几乎分裂。
02靖难之役
简单来说,靖难之战就是叔叔抢侄子王位的故事。公元1399年,朱迪起兵造反,打了四年。最后,公元1402年,他攻下南京,赶走了皇帝朱云文。
朱云文在战争中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在宫中自焚死亡,也有人说他已经逃跑了,隐姓埋名。总之,今年,建文帝成了过去,朱迪成了皇帝。那么朱迪为什么要发动靖难之战呢?原因有三。
@ 在朱元璋选王子的早期阶段,朱迪和朱标之间存在矛盾。洪武二十三年,朱迪不花钱招降乃儿,功劳巨大。晋王怕朱迪,就告诉朱迪朱迪不听约束,“劳动人民”。
朱标不明@ 朱元璋直接向朱元璋汇报此事,朱元璋对朱棣颇有微词。后来,朱标去世后,朱棣将对朱标的怨恨转嫁给了朱云文。
[img]118997[/img]
@ 朱迪早就想到了皇帝的地位。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燕王朱迪有很大的能力,应该是皇帝,但他排名第四。根据他的年龄,轮不到他了。由于他不能通过正常手段夺取王位,朱迪不得不以极端的方式实现他的目标。
@ 朱云文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最终点燃了他的上半身。朱云文上台后,在大臣的帮助下,实施了削减计划。削减计划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诸侯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从目的上看,朱云文并没有做错什么。然而,他错了,太渴望成功,低估了诸侯的力量,高估了皇权的威严。
在靖难之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只有宁王愿意帮助朱迪。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朱迪为藩王谋取利益。为什么只有宁王帮助他?其他18个兄弟态度不同?
03被迫无助的宁王
朱棣造反,这是一件大逆不道德的事情,在道德上站不住脚。然而,一干藩王的心是清晰的。朱棣正在为藩王的权益而奋斗,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在内心支持朱棣。
然而,对他们来说,他们只能得到内心的支持。如果他们出兵帮忙,如果朱迪战败,朝廷将来会追究责任,麻烦就会随之而来。即使你赢了,恐怕你也会伤害人民和金钱,损害大量士兵。因此,如果你提供军事援助,你怎么能赔钱呢。
[img]118998[/img]
此外,朱元璋有26位王子,也就是说,应该有26位藩王。然而,事实上,只有18位藩王获得了封地,其他都处于虚名但无封地的状态。
此外,这18位藩王并不强大。大多数人生活得不好。例如,七次王秦王朱贤因残忍和不仁而在公元1395年被三名老妇人毒死。当然,他不能参加靖难之战。
恐怕只有宁王朱权才能说哪个藩王强大。事实上,如果没有宁王朱权手下的军队的帮助,也许靖难之战将以朱迪的失败告终。那么,宁王朱权为什么要帮助朱迪呢?他不怕将来被追究责任吗?事实上,说到这件事,宁王也被迫无助。
[img]118999[/img]
起初,朱迪去了大宁,要求宁王提供军事帮助,但朱权果断拒绝了。于是朱迪想出了一个委婉的计划。他向朱权哭诉,他的生活经历很悲惨。现在他的侄子朱云文杀了他。真可怜。
后来,他告诉朱权,朱云文必须被朝鲜奸臣迷惑,才会采取下一个策略。他要求朱权,希望朱权能为自己向朱云文求情,让他放手。
朱权有同情心,所以他离开封地去南京为朱迪求情。当朱权回来时,他惊讶地发现他所有的人都被朱迪反抗了。这时,朱迪又苦口婆心地劝说朱权加入。朱权看到大势已去,只能放弃挣扎,让朱迪摆布。在外界看来,就像宁王自愿帮助朱迪一样。事实上,宁王很难说。
[img]119000[/img]
04结语
@ 宁王愿意帮助朱迪,不是因为他和朱迪关系有多深,而是因为他被朱迪抓到了辫子。宁王的军队已经被朱迪控制,他的态度对靖难之战的结果并不重要。如果他坚持反对,除了给自己造成灾难,没有效果。所谓知时务的人是俊杰,宁王只是为自己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朱棣造反时,兄弟们的态度截然不同 最后,为什么宁王愿意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