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文德皇后长孙的故事。
文德皇后孙氏(601年3月15日至636年7月28日),名不见经传,小观音丫鬟,河南洛阳人,鲜卑人。齐国公长孙生的小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李治的母亲,太尉的孙无忌和母亲的妹妹。
简介
由叔叔高士廉抚养的八岁丧父。十三岁时,他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李世民)正妃。武德末年,竭诚孝顺李渊及其寻求后宫支持。玄武门变化时,亲自鼓慰士兵。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彼此不离弃。玄武门之所以改变,是因为她感受到了丈夫对自己付出的真诚。长孙皇后把毒药系在腰间,准备“如果有什么禁忌,就不会独生子女”。
事情平定后,被封为太子妃。唐太宗李世民即位,被封为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善于利用古代隐喻,纠正李世民的政治错误,保护忠诚有效的大臣,抑制长孙家族权力的扩张。
[img]117250[/img]
贞观十年(636年),死于立政殿,终年36岁,文德皇后死亡,葬于昭陵,文德顺圣皇后累礼,史称
“千古贤后”有《春游曲》、《女则》、《东汉明德马后史论》。
人物评价
刘有《旧唐书》称赞:坤德既轨,童管有伟。魏,武丧邦,毒蛇。阴教斯僻,嫔风浸透。贤哉长孙,母仪何伟。
元戈直集论《贞观政要》由唐吴兢撰写:三代兴王之主都有贤助,以协成至治。任、思、易江,表现在经传者身上,为世界母仪所取则。如果长孙皇后的贤贤从三代开始,那就是独一无二的。马和邓不足以同行!如果你遇到危险而不是赦免你的幸福,你怎么能看到它呢?不幸的是,弗登栖艾和宜太宗感叹“失内良佐”。
轶事典故
通宝甲痕
据《唐会要》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废五铢钱,发行开元通宝,并要求欧阳查制词写蜡样。17日,他们在洛、益各州设立了钱监,然后给秦王、齐王、裴寂等铸炉,自己铸钱。从此,开元通宝一直是唐代的主流货币。开元通宝本身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玄宗时期大臣郑虔写的《汇精》记载,一开始欧阳询送蜡样的那天,秦王妃的长孙皇后拿着蜡样看了看,在蜡样上留下了一丝指甲痕迹。不知何故,蜡样从未重做过,这个划痕留在了开元通宝之上(唐代的谭宾录和唐圣运图也记得)。
[img]117251[/img]
丹羽宝履
从夏、商、周时期开始,汉代有歧头履。据《全宋文》所载,长孙皇后身后留下的一对歧头履曾传至宋代,被收入秘库。这一履制作精细绝伦,宋代画家米霏曾奉命为之作画,名为《唐文德皇后遗迹》。根据米跋文的说法,这条裙子是高底的,是用丹羽编织的,前后镶嵌金叶,用云纹装饰。这条裙子有一英尺长,底部向上翘起三英寸,呈两个歧头钩状。中间有两个系统,首部还装饰着两颗珠子。从它的描述可以看出,它做工精致,不俗。
后来传到明代,才子姚叔祥得到了这张照片,非常珍惜,不敢亵渎。有人愿意花几万块钱,只想看一眼,却被拒绝了。姚叔祥说:“文德皇后怎么能随便看呢?”。
文德皇后被称为“千古贤后”,有什么轶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