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和刘邦的故事,冒顿围着刘邦在白登山,他为什么要放刘邦?
[img]116401[/img]
刘邦在中原灭西楚霸王项羽的同时,冒顿还在草原上合并了各部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
刘邦灭楚灭异姓王时,冒顿已收复大秦名将蒙田占领的匈奴故地,实力十分强大。
强大的匈奴军多次掠夺汉朝边境,胜多败少。
在马邑,韩王信多次与匈奴军作战,次次战败。
刘邦下书责备韩信,言辞怀疑韩信与匈奴私通,韩信怕被杀,于是联合匈奴攻占太原郡。
刘邦率领军队32万元远征韩匈联军,多次击败匈奴大军。结果,他和他的领导部队被40万匈奴军队包围,主力军被匈奴军队包围。
冒顿亲自指挥军队围攻刘邦的禁卫军。血战七天七夜,匈奴军伤亡较多,汉军伤亡惨重。
很明显,匈奴军虽然围住了刘邦,但他是两线作战,即对内进攻刘邦,对外防御汉军的援军。
[img]116402[/img]
刘邦的第一个部队是骑兵,行军速度是步兵的5倍多。主要步兵知道皇帝去了平城,所以他们也在后面追赶。
冒顿七天内无法攻下刘邦的禁卫军,因此他将在不到几天的时间里面对汉朝的主力军。
如果不放刘邦走,必然会是汉匈两军的主力,这绝对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冒顿不想两败俱伤。毕竟汉朝的恢复能力比匈奴强。一旦冒顿失败,他可能会被匈奴内部的对手击败。
匈奴军队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为什么不顺势歼灭刘邦呢?有三个原因:
一是汉军抵抗顽强,匈奴军伤亡惨重;
第二,汉军援军即将到来,匈奴灭刘邦,汉朝援军将灭冒顿;
第三,冒顿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摧毁汉朝,怀疑韩王信的军队会投入汉朝,所以在做计划之前必须实惠。
在接受了汉代的财产后,冒顿的王朝告诉了冒顿一个很大的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军争邦交的精髓,冒顿听后不得不接受王朝的意见。
只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怎么能说出军争邦交的精髓呢?这自然是陈平教的。
他向冒顿传达了三层含义:
一是汉代援军即将到来,匈奴胜算不大;
第二,即使匈奴惨胜,也无法统治中原;
第三,汉朝皇帝有天佑,不然为什么七天七夜攻不下他们?匈奴人不能逆天得罪天神。
冒顿同意第一点。毕竟围困是皇帝的先锋,后续的军队必然在奔波。
没有考虑到第二点冒顿。匈奴统治中原是不现实的。只要抓住一些就行了。
第三点,冒顿只能理解为汉军战斗力强,灭刘邦是不可能的。
此外,冒顿还担心韩信的军队会再次投靠汉军,这样他就会被三军合击。
[img]116403[/img]
最后,冒顿心甘情愿地放开了刘邦,如果实力允许,冒顿必然会杀死刘邦。
一开始,刘邦被困在白登山上 最后,为什么要离开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