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周处,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言文《周处除三害》,选自《世说新语》。相信很多人还是有印象的。最近读书发现,三国时期的东吴和后来的西晋都当过官,最后死在战场上。
先简单回顾一下《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内容:
周朝年轻的时候,凶猛任性,被同乡人认为是一大祸害。此外,宜兴河中还有龙,山上还有白虎,一起侵害人民。宜兴的人说他们是三害,其中周朝最厉害。有人劝周朝杀老虎和龙。其实他们希望三大灾难中只剩下一个(互相拼杀后)。
[img]113281[/img]
周处杀老虎,下河杀龙。龙有时漂浮在水中,有时沉没,周围和龙一起漂流了几十英里。三天三夜后,村民们认为周围的地方已经死了,每个人都互相庆祝。周终于杀死了龙,从水里出来了。他听说村民们认为他们已经死了,互相庆祝,只是知道他们实际上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伤害,所以他们有一颗悔改的心。
周来到吴军,寻找陆机和陆云(陆逊的孙子和陆抗的儿子)寻求指导。当时,陆机不在,只看到陆云,周围告诉陆云一切,说他想纠正错误,但岁月被浪费了,担心最终不会有任何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惜道德,认为早上听说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他们也愿意(早上听说道,晚上死)。此外,你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此外,人们担心他们不能立志。如果他们有野心,为什么要担心他们的好名声不能远离?”从那时起,他们改过自新,最终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忠臣。
周处其人其事
虽然《世说新语》是一部类似野史的小说,但它仍然是基于三国魏晋时期的历史人物。周(236-297年),字隐字,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东吴鄱阳太守周鲷之子。
公元228年,在三国著名的石亭战役中,鲁迅打破了曹魏的司马曹休。周围的父亲周伟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周伟写信给曹休,曹休带领军队南下攻击吴国,最终被鲁迅在石亭击败,尴尬地回到了魏国。我读了鲁迅在石亭战役中的故事,发现周伟实际上是周围的父亲。
周处改过自新后,磨砺意志,努力学习,既有文才,又有讲仁义的雄心壮志。说话一定要忠诚,注意克制自己。一年后,州政府互相征召。在吴国,他是东观左城的官员,孙浩是末年的官员。
[img]113282[/img]
东吴被晋朝摧毁后,王浑登上建业宫喝酒,对吴国人民说:“你们是亡国留下的人。你们不担心吗?”周处回答说:“汉朝末年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相互对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悲伤,哪里只有一个人?”王浑感到羞愧。
四周出仕西晋后,拜新平太守,转广汉太守,治境良好,受到各地士民的好评。入朝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刚正不阿,得罪权贵梁孝王司马周康。元康七年(297年),担任建威将军,前往关中讨伐地羌齐万年叛乱,战死战场。朝廷追他为平西将军,死后为孝,荣宠一时。
除了治理地方和带兵打仗外,周处在历史文学方面也取得了成就,包括30篇《默语》和30篇《默语》
《吴书》,遗憾已失。另一部《风土记》是我国最早介绍地方岁季节和风土人情的作品,对后人有一定影响。
今人查考端午节、七夕、重阳等习俗,所依据的就是这部《风土记》。
古人说,早上听到道就死。作为吴国的第二代官员,我年轻时放荡不羁,伤害了我的村庄。然而,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被用来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明臣,并做出了一些事业。每当我们有机会改正自己,努力走向未来!
周围是谁?他的生活是怎样的?